LY0295《诗词格律浅谈》(03) 律诗的平仄格式与对仗

宜宾市:赵宜生
显示日期2015-12-01;访问次数:578; 电脑端

LY0295《诗词格律浅谈》(03) 律诗的平仄格式与对仗

         赵宜生

        2015.12.01

接着上次的绝句的平仄格式说下去今天要交流的是律诗的平仄格式与对仗。

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之分,都是八句,又都有四种押平韵的平仄格式可供作诗时选用。下面所说平仄格式和上次绝句一样,是读王力敎授《汉语诗律学》的笔记实录。有趣的是律诗的平仄格式几乎就是同类绝句格式的叠加,只有首句入韵的两种格式在个別地方稍有出入而已。

五言律诗

(一)首句不入韵仄起式(染黃的字表示可平可仄,染红的字表示用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亱舟

平平仄仄  仄仄平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平平仄仄  仄仄平        飘飘何所以, 天地一沙鸥

——杜甫, 旅亱书怀》

().  首句入韵仄起式

仄仄平  平平仄仄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与君离別意, 同是宦遊人

仄平平仄  平仄仄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首句不入韵平起式

平平仄仄  仄仄平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平平仄仄  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畄。

——王维《山居秋暝》

 

(四)首句入韵平起式

平平仄仄  仄仄平        凄凉宝剑篇, 羁泊欲穷年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黃叶仍风雨, 青楼自管弦。

平平仄仄  仄仄平       新知遭薄俗, 旧好隔良缘。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心断新丰酒, 销愁斗几千。

——李商隐《风雨》

七言律诗

(一)首句不入韵仄起式

平平仄仄  仄仄平   五岁优游同过日, 一朝消散似浮云。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    琴书酒伴皆抛我, 雪月花时最忆君。

平平仄仄  仄仄平    几度听鸡过白日, 亦曾骑马咏红裙。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    吴娘暮雨箫箫曲,     自別江南更不闻。

——白居易《寄殷协律》

(二)首句入韵仄起式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    別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    红旗巻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平平仄仄  仄仄平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換新天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到韶山》

(三)首句不入韵平起式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平平仄仄  仄仄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平平仄仄  仄仄平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酒杯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四)首句入韵平起式

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    晴帆片片抺残红, 独立高层眼界空。

平平仄仄  仄仄平    万里云山千里目, 一江春水半江风。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   溪边绿野人如蚁, 楼外青松势若龙

平平仄仄  仄仄平   汽笛一声船去也, 几回翘首看飞鸿。

——蔡叔华《登白塔远望》

关于律诗的对仗句

无论五言律诗还是七言律诗,均要求颔联和颈联,即第二联和第三联用对仗句,首联也可同时用对仗句,但并不作要求,尾联一般不用对仗。前面说平仄格式时举的八首例诗皆是如此。

对仗也称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或是说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美感和效果。律诗的对仗需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一)出句和对句即一联的上句和下句或叫前句和后句字数相等平仄相对。

().  出句和对句相对的词需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词义要相当即词的意义相关或相反忌相同

如能做到上面两点好的诗句就能达到对仗工整的高度简称工对至少也能做到合格的宽对。

().  应尽力避免两个对仗联的句式节奏雷同因为那样易造成音律呆板。如果颔联为“二二一”式颈联宜換用“二一二”式,反之亦然。如前面五律例诗王维的《山居秋暝.;七律例诗毛泽东的《到韶山》,都为颔联“二二一”,颈联“二一二”。

《山居秋暝》颔联明月__松间__,  清泉__石上__

颈联竹喧____浣女,  莲动____渔舟

《到韶山》 颔联卷起__农奴__,   高悬__霸主__鞭。

颈联牺牲____壮志,  日月____新天。

   说到此对仗之语似乎可以收尾了但想到一点实际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在此提一提。在作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了追求对得工整让形式束缚了思想以至損害內容。笔者认为这种作法不可取形式要,不要不成其为对仗;內容也要,表达好完整的思想感情是主要的,两者应该结合起来,能做到两全其美当然最好,做不到,也不要丢掉内容,只要多数词和关键字能对得合乎基本要求就算可以了。举一例,毛泽东《到韶山》的颈联对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牺牲” 对“日月” 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显然不工但为了內容的也就将就了好在平仄对得不错读者还是认可的。

 

 

 

【作品编辑:郭林生,网页编辑:张文革】

 

编辑:张文革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5-12-01 00:06:16

普教普学 赞一个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5-12-01 00:09:10

继续学习中……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5-12-01 05:41:43

对仗有感悟。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5-12-01 06:51:21

有收获!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5-12-01 07:46:30

认真学习,细心领会,慢慢消化.谢谢!

姓名:雨人; 时间:2015-12-01 08:40:00

学习了!!!!!

姓名:胡保平+0请;25; 时间:2015-12-01 08:51:48

形式要,但不必过分拘泥。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5-12-01 14:09:59

还要学习!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5-12-01 17:01:41

学习了!更要自己多写,才能消化。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5-12-01 20:28:28

拜读了。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5-12-01 20:36:50

学习了。

姓名:王斌坤; 时间:2015-12-02 20:32:53

已收藏,慢慢学习、消化。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5-12-02 21:08:08

有些收益,还需努力。

姓名:于国琪; 时间:2015-12-04 16:39:36

赵老师所言极是,不要以文害意。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