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普及收藏知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国收藏家协会和北京市教委,从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在多所中小学联合举办“社会大讲堂:收藏与欣赏”和“收藏博物馆校园巡展活动”。参加巡展和讲解的,有票证、邮票、门券、电话卡、地铁票五大类的收藏家,先后展示各类收藏展览专题20多个。北京收藏家协会陈祥明集藏的《中国科技之光》、马明言集藏的《抗日英烈》、于德明集藏的《北京的老胡同和四合院》等专题分别在不同的学校展示和讲解。

协会和市教委领导与藏家现场研究校园巡展
首场活动于9月11日在北京市25中拉开了帷幕。这是一所创建于1864年的北京名校。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叶星生、北京市教委负责同志到会并讲话。国际邮展镀金奖获得者施铭,在大讲堂上向师生展示和讲解了集邮作品《飞天——从梦想到现实》。在大操场上巡展的十几个专题展品前,围满了观展的学生。他们从罕见邮品、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两弹一星”的门券、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等展品中,了解我国的过去和现在,感受到收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情趣。
10月12日,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委员会主任吴力新等人在北京垂扬柳中心小学举办的社会大讲堂宣讲时,还接受了少先队员代表敬献的红领巾。

少先队员敬献红领巾
11月中下旬,社会大讲堂和巡展活动在育英学校举行。这是一所具有红色光荣传统名校。1948年在西柏坡时原名为中共中央机关直属小学,1953年毛主席为育英学校作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题词。11月19日,陈祥明应邀在该校初一年级展示和讲解《中国古典文学之旅》专题,这个门券专题用了155枚券品53张图片编组了84张展览贴片,并以自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四歌”,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脉络串起来。陈老在课堂上,通过幻灯演示,有代表性地介绍不同时期文学形式的文化名人及其代表作。由于展品脉络清晰,图文并茂,再加上现场互动,提问抢答,气氛比较活跃,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陈祥明在课堂上边演示边讲解
把收藏品带进校园,藏家与中小学生直接见面,这是弘扬收藏文化,普及收藏知识,培养收藏新生代,协助教育部门丰富素质教育的一种好的活动形式。北京市教委将其纳入中小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并通过试点在全市逐步推广。

陈祥明与观展25中学生在《中国科技之光》展品前的两人照

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之一

编辑: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