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居江左,携山抱海,形胜堪嘉。狼山自然优美,人文积淀丰厚,是南通首席风景。此山有1国保、2省保、3市保,遍地遗萃。
过山门不远,即为唐宋清3朝名人墓,其中西边是刘南庐的墓,刘是大清乾隆年间的文士,旁边的骆宾王墓、金应墓都是他给移葬到狼山并整修的,这样就形成了握手极欢的和谐邻里了。时值清明,细雨纷飞,正好给我们这个“梅林骆氏”的先祖洒扫一番了。


国7广教禅寺是狼山最大的建筑群,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现存的都是明清建筑的残影,它从山脚的紫琅禅院、山腰的葵竹山房、一直绵延到山顶的支云塔院。法乳堂是山下最大建筑,是上世纪80年代的改建产品,和广教寺其他建筑一样都复修的光鲜。




沿山道前行是幻公塔,幻公是北宋初期狼山寺院的主持智幻大和尚,此塔为明嘉靖45年(1566年)为纪念幻公而建的,7级砖石实心方塔,通高20几米,整体涂黄描红,是山间漂亮的点缀物。

抚台平倭碑是嘉靖39年(1560年)立的马坤撰文的一块功德碑,讲的是凤阳巡抚都御使李遂抗击倭寇的事情,青石碑高3米,现在保护在四角亭里。

山腰葵竹山房前的康熙书法碑,一款是《夜对月再成诗》五言绝句御诗碑,“明月中秋节,驰书海外来。自今天汉上,万里烟云开。”另一通是康熙御书朱熹的《墨庄五咏其四·玩易斋》诗“竹几横陈处,韦编半掩时。寥寥三古意,此地有深期。”感觉朱师傅写的比康师傅稍好。

白雅雨墓在狼山中腰,前探长江背倚高崖,处于风景绝佳处。白烈士是辛亥革命人,滦州起义败后被杀,死后葬归家乡南通。

山下的赵绘沈绣楼是省保,张謇于1918年所建,当年此楼收藏有不同材质的观音像,里面有元赵孟頫所绘的和晚清沈寿所绣的观音像最为珍贵,故名“赵绘沈绣”楼。主楼为3层,前有“灵山胜地”牌坊,两边是天祚山房、雨梅楼2个简舍,四周环境极为清幽。

旁边的林溪精舍也是张謇产业,树木幽密,溪水潺潺,房子建于1917年,是他晚年读书、会友、避暑的别墅,佛教修行有六度,张謇取名“精舍”多有禅意。

天祚崖石刻是狼山刻石最为密集之处,从五代到现代多达10几处。

“五山拱北”明人严尔所题,范凤翼所书。

“磊落矶”吴昌硕1916年题写。
因为是锦绣卡进的,没有门票。出门的时候走到西门,问票姐有没有废票,结果她拿出一纸板箱让我翻,里面全是门票,眼花缭乱的,让人有了乍富的感觉,脏的、折的、湿的、残的一去除,竟然有6个品种,喜不自禁啊。






【编辑: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