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益阳的早晨寒风习习,天空飘着毛毛细雨,李宪华先生7点就驾车从家里出发了,沿途先接徐枝先先生,然后接汤汉军,最后接汪政宏先生。我们一行4人从益阳市出发,拉开了掏票两日自驾游的序幕。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景点:张子清烈士纪念馆。由于张子清烈士纪念馆是今年9月30日建成开放的,车载导航上没有,我们到达桃江县鸬鹚渡镇后,下车询问当地农民,都非常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行车路线,在风景寺村的村级公路边,一栋简易的平房就是张子清烈士纪念馆。

我们在纪念馆的停车坪下车后,纪念馆还没开门。汪会长几经询问,找到了纪念馆的管理人员,是一位60岁左右的农民。打开纪念馆的大门,一股浓浓的新装修的气味扑鼻而来,又适逢风景寺村停电,管理员赶忙打开纪念馆的所有门窗,通风透气。并向我们介绍,纪念馆是桃江县委宣传部委托他在管理,免费参观,没有门票,凡来参观者只需登记,汪政宏会长在参观登记本上郑重地签到“益阳市门券收藏协会4人”。

李宪华先生特别喜欢吃槟榔,在张子清纪念馆边上的小卖店,买了一包10元的槟榔,竟然中奖了,奖品是两包槟榔。李宪华先生高兴地说:今天一定是很顺利。上车朝下一个目标景点奔出。
11点20分我们到达了安化县黄沙坪古茶市中国黑茶博物馆。首先映入我们眼帘是有门票,高兴的劲一下大涨了。博物馆是凭身份证领票免费参观,入口处管理人员非常坚持原则,一人一票,必须撕下副券。汪会长去博物馆的办公室,找到了一位姓谭的美女副馆长,出示了我们收藏协会的证件,说明了来意。谭馆长同意送全品门票给我们,每人10张门券。


汪会长是得寸进尺,又索要10月份在博物馆闭幕的中国第三届黑茶文化节请柬和开幕式、闭幕式门票。谭馆长告诉我们,第三届黑茶文化节没有请柬,只有邀请函,黑茶文化节的门票,不是由博物馆负责管理和发出的。谭馆长在办公室找到了几份第三届黑茶文化节的邀请函,送给了我们。最后还郑重地邀请我们2016年在中国黑茶博物馆办一次门券展览。


在黑茶博物馆收获门券后,已经是12点多了,在雨中匆匆拍摄了几张照片,上车赶往汪会长约定的地方吃中餐。出发前一天,汪政宏先生就联系了一位姓蒋的美女同事,现在是安化县一局级单位纪检书记,早就为我们定好了中餐。
我们到达安化县东坪镇,就是找不到约定的饭店,汪会长不停的电话联系,蒋书记只好在路边等待,迎接我们进入饭店。这是家安化县最著名一家特色饭店――陆胖子土钵菜,哈哈!刚才我们两次在这店前开车路过了。一桌特色美味佳肴,两瓶600元一瓶的“酒鬼酒”,那个馋,口水都止不住了,看到美酒好菜,我们也就不讲客气了,狼吞虎咽,也许是饿了原因,不一会儿我们一扫而光了桌上的酒菜。


在就餐的过程中,蒋书记赠送了一些的门券给我们,其中就有黑茶文化节开幕式的门票,同时还为我们联系好了游览龙泉洞的事项。


吃过餐,谢别蒋书记,我们在细雨中驱车前往龙泉洞。沿着弯曲的山间公路行车,在朦胧中看见了柘溪水库大坝时,汪会长突然喊叫:“停车!唱歌!唱歌!”,李宪华先生一怔,恍然大悟,知道汪会长“唱歌”的内涵了,车刚停稳,汪会长也不顾公路上是否有来往的车辆,站立路边唱起了“泉水叮东,泉水叮东,泉水叮东响……”。“唱歌”结束后,以朦胧中柘溪水库大坝为背景,拍摄了珍贵留念照片。先哥建议汪会长,像孙悟空在如来佛祖的中指上写上:到此一游。

当我们到达安化县马路镇时,公路边一位中年男士早就在等候着,说是蒋书记联系的,给了我们70元一张的龙泉洞门票4张,以及一些没有副券和已打孔的龙泉洞的门票。在龙泉洞的入口处,我们发现龙泉洞有4种版本的门票:团体票、半票、70元的旅客票。





当汪会长与检票员交谈索要门票之时,我们三人都偷偷伸手到检票窗口内,拿已经打孔的门票。我们游览了龙泉洞后,在出口处,汪会长又去找检票员要票,检票员一看窗台上的打孔报废票少了一半,硬是不给了,还问是什么时候偷了报废票的,将汪会长推出了龙泉洞,徐枝先和李宪华躲在一边偷笑。在 在车上分享着偷来的打孔券,结果大多是70元一张的旅客浏览票,而打孔的团体票和半票只有十多张。(照片12、13、19、20、21)



车沿着乡村公路在雨中缓慢地行驶,我们到达青云洞时,雨还在不停的下着,车刚停稳,汪会长伞也不打,就直奔售票处。售票员是一位资深美女,汪会长想看看门票图案设计是什么样,售票员就是不给,担心会抢门票。汪会长将我们收藏协会的证件和随身带着的门券册给售票员看,说明来意,才让我们欣赏了青云洞的门票。由于时间已经快到下班了,汪会长也没心情磨不出钱的门票,说按门票的印刷成本价购几百张门票。售票处有三个人,都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事,吓了一跳,很吃惊,三人商量了一下,便打电话给公司的廖经理了询问如何办?经理也没遇见过这样的事,等了十多分钟,说每人免费送10张全品票,以及青云洞的简介。


汪会长将姓名、身份证号码、单位职务(收藏协会会长)等等写个领条。拿到门票后,已经是下班时间了,不可能进洞游览了。车又在弯弯的乡村公路上急行,赶往溆浦县。在收获门票的兴奋过了之后,中餐的酒劲也上来了,车上除了车子的轰鸣声,还多了汪会长睡觉的鼾声,都感觉疲劳了,只有李宪华先生非常辛苦地驾车,在茫茫夜色中行驶。
沥沥的雨下个不停,在夜幕中行驶了2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溆浦县城。进入溆浦县城就堵车了,县城里没有红绿灯,夜晚也没见交警,车慢慢地行走着,根据车载导航找到了向警予纪念馆,我们在附近寻找有停车场的宾馆,溆浦县城里的宾馆大多没有停车场地,都是停在路边。为了车辆的安全,我们寻找到了县邮政局的汇源大酒店,停车一晚20元,才办好住宿。这时已经是晚上9点了,肚子也感觉饿得咕咕叫了。

在夜色中,溆浦县城里的灯光也是零零希希的,我们绕过了几条街道,找到 一家还没关门的夜宵店,感觉条件和环境不太好,但腹中饥饿,就没换地方了,也不知道这么晚了,还能不能找到饭店。点了几个菜和酒,吃了起来,喝酒时总感觉餐桌上少一点什么,原来益阳、长沙的饭店餐桌上都有花生米、辣椒罗卜的小碟赠送,汪会长问服务员是否有,一位服务员送上一小碟约有20粒的花生米,然后问我们什么是辣椒罗卜?顿时我感觉一阵强烈的头晕,湖南人竟然不知道什么是辣椒罗卜?汪会长和先哥解释了好几分钟什么是辣椒罗卜,过了一会儿,服务员端上了一盆红色的罗卜片,10元一盆。先哥一品尝,原来是染红了的带有酸味的罗卜片。不知道是真没有赠送的,还是有意在胡弄我们。太晚了,吃饱了就行。
走出夜宵店,李宪华去买槟榔,又中了一包槟榔的奖。在雨夜中溆浦县城的街道也没有什么好逛的,回酒店睡觉。
12月2日早晨7点,我们起床洗漱完了后,走出汇源大酒店的门,各种早餐店真多,我们选择了一家环境优雅的云南过桥米线早餐店,吃完早餐,办理退记房手续。在停车场,为了节约经费,汪会长与停车场管理员交涉后,我们只交了15元的停车费。
8点还不到,我们就到了向警予纪念馆,是凭身份证领票参观。要等到8点半开馆接待参观,我们就在门外俳徊,也不时地溜进领票室。汪会长第一个溜进领票室,将领票桌上的十多张门票全拿了。随后,我也溜进了领票室,只有一位女工作人员在烤火,这时桌上没门票了,说是要等一下才有,我就问有简介吗?这位女工作人员从桌子里面找出了简介,我索要了十多份,发现每份里面都有一张门票。我走进纪念馆里后,立即给先哥和宪华打电话,告诉他们说简介里面有门票,可以多要简介,他们分别都领到简介。汪会长没有领取简介,参观后走出纪念时,又去领票室领取十多份简介。






走出了向警予纪念馆李宪华先生的槟榔瘾来了,就去买槟榔,看见了溆浦县新华书店,进去将书店内仅有的4份《溆浦县旅游交通图》全买了,每人一份。然后,上车前往新化县。

满载着收获,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欢快地飞驰,一路上都非常兴奋,欣赏着山乡村美丽的风景。一片迷人桔林呈现在眼前,山村公路旁的桔子实在是太诱人了,我们将车开了一桔树种植户的家里,户主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给我们品尝着桔子,真甜,每人都买了10多斤。汪会长较为贪心,买了20多斤桔子,还在菜园里扯了一大把香葱。菜园边上的火车隧道,不时地有火车经过,拍照的情趣也来了,就留影纪念。在不知不觉中,时间也偷偷地溜走了,大家上车时,已经是11点多了。

李宪华先生的车载导航没有及时升级了,引导我们走在了省道S308和S225,没有走娄怀高速公路,而路程远又蜿蜒曲折,花费的时间也多。这样我们走到了新化县的渠江渡口,已经是12点多了,而汽车轮渡在对岸,只有耐心的等待。20分钟后,我们过了渡口,进了渠江镇,绕了几个来回,却总是找不到路,询问附近的人,才知道因为下雨,山体滑坡将公路堵住了,只能从一处待建房的平地绕过去。
说是待建房的平地,我们看到的是一片泥泞地,布满了深深的车轮印,李宪华先生小心翼翼将车开进了泥泞的平地,在距离公路只有十多米远时,我们的车竟然陷入了泥地之中,不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动不了。我们下车寻找砖块,木板,扯野草,垫在车轮下,前后轮番几次推车,几个人的鞋子全是烂泥了,身上全是黄色的泥点,汪会长在推车时,车轮的转动带出的烂泥,冲满了全身和脸上,比我和先哥更惨。几经努力,终于将车开上公路,这时不幸的事件发生了,我们的汪会长滑倒在烂泥之中了,来了一个大变脸,成了“泥人汪”。
我急忙洗手清理完自己的泥泞,上车拿出了相机,要为汪会长留下这精彩的纪念时,他坚决不同意,躲在车内不让拍照,并说你要报道时,写游记时,随你写成什么样子,这照片就是不能拍摄,要发在券研网上,会羞死人,更会笑掉券友的大牙。车内车外全是泥,在稍做清理后,又继续前行了。
原计划在新化县城内的中餐,早已成为了泡影,经过泥泞中推车的劳累之后,腹中饥饿越来越明显了,盼望着路边有一个饭店的出现,在期待中车驶入了新化县琅塘镇,迅速找到饭店,点了四菜一汤,这才开始认真清洗泥巴了。这一餐没有喝酒,菜也感觉好吃,饭也吃了三大碗。吃完饭已经是下午2点半了,上车将导航设置好,上高速公路直奔新化县罗盛教纪念馆。
一路上,汪会长的双手没停,一直在搓着衣服上黄泥巴。下午4点多,车直径开进了罗盛教纪念馆,汪会长说不下车了,坐在车等,让我们去纪念馆办公室掏票。我们一看,汪会长的衣服已经变成了沙漠迷彩服了,在劝说之下,还是下车一起去了。在办公室一位美女工作人员接待了汪会长,告知是免费参观,门票在今年上半年时已经全部用完了。这里是老纪念馆,暂时不会印刷门票了,两年后新馆开放时,会印刷门票。然后又告诉我们,新化上梅中学一位老师2015年初,在她手里领取了300多张门票,可以去他那里看看,上梅中学就在纪念馆的后面,步行过去大约是一公里左右。没有收获门票,汪会长心不甘心空手而离开,竟然找那位美女工作人员,索要了几本罗盛教纪念馆参观登记册。


为了淘几枚罗盛教纪念馆的门票,我们开车去上梅中学,在车上汪会长苦思眠想,终于想起那位老师的姓名叫吴发中。到了上梅中学的传达室,那个门卫人员一问三不知,原来他是第一天来上班的,对学校里的什么事不知道。这时学校已经放学了,找了几个人也没问到吴老师的信息,门卫建议我们在门卫室等等,如果有年长一点老师出入时,就能知道吴老师的信息。功夫不服有心人,终于等到了一位50多岁男教师,得知我们是门票收藏爱好者,这位老师非常风趣地告诉我们,吴老师旅游去了,不会再回学校来,然后,又说那个旅游点每个人都会去的,但都不愿意去。原来,吴发中老师在2015年上半年因病去世了,老伴也就和儿子住一起,住什么地方,就不知道了。从上梅中学出来,我们在心里说“吴老师一路走好”,只可惜了那些门票不知去向。
夜幕开始降临了,我们驾车赶往长沙黄花机场,去迎接从新疆回益阳的券友李志红先生。在黄花机场等待时,我们又开始调侃了,将在机场拍摄的照片发在了门券QQ群和微信群,说是即将上飞机去旅游淘票。
我们返回到益阳市内时,已经是晚上11点了。李志红先生一是感谢我们到机场迎接,二是祝贺两天雨游淘票收获多多,宴请了晚餐,在欢笑的酒宴中圆满结束了两天的雨游淘票活动。
[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