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之旅 之二
世界遗产与自然奇观
山西 周新娥
这次澳、新之旅,游览的几处世界遗产和自然奇观,是我最感兴趣的。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以东,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岛,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天然景观,享有“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的美誉。大堡礁水域共约有大小岛屿630多个,由于这里自然条件适宜,无大风大浪,成了多种鱼类的栖息地,自然景观非常特殊。198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我们这次去的是绿岛大堡礁,这是大堡礁上一个白沙环绕的美丽的珊瑚岛,是唯一拥有珊瑚礁和热带雨林共存的珊瑚岛。从凯恩斯乘船45分钟的航程,登上这座美丽的小岛。
大堡礁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我们乘坐玻璃底船,毫发不湿地观赏变幻无穷的海底,隔船看到美丽的珊瑚礁、热带鱼、大海龟、大海蚌等。被这神奇的大海深深的吸引了。


手机拍的,水平太差
我们这个团的一行人都是有孙辈的人了,到了大堡礁的海边,会不会游泳都换上泳装到大海里浪漫了一回,完全陶醉于这蔚蓝清澈的碧波中。

大堡礁导游船票 大堡礁成人船票
澳大利亚的蓝山国家公园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境内,距悉尼97公里。蓝山曾被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地方”,200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蓝山国家公园坐落在从海拔100公尺到1300公尺之间的高原丘陵上,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孕育了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蓝山公园的空气中有一层淡淡的蓝雾,让人宛如身处仙境,那神秘蓝色雾的制造者,便是澳大利亚的国树—桉树,桉树自然挥发的油滴在空气中经太阳折射呈现出蓝雾,蓝山因此而得名。由于森林植被良好,素有蓝山“看山不见山”的美誉。

图为蓝山的三姐妹峰
蓝山公园的空气中还散发着桉树的清香,游览其中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世外桃源般的感受。也可能是由于团费所限,没有乘坐高空缆车和丛林矿车,也没有看到卡通巴瀑布,更无从看到蓝山的全景了,只是远眺了三姐妹峰。就我所见,感觉比起我国的任何一处世界自然遗产来,那不是相差一点,有点失望。由此想到,那个称蓝山为“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大概没见过多少景色优美的景点。
进入景区没有见到景区大门,更无从谈起门票了,只捡到一张索道探索指南。

澳大利亚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就是悉尼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有着独特美丽的外形: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一扇一扇张开的贝壳,更像一组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前往参观、拍照,欣赏其迷人的风采。
悉尼政府1955年开始搜集歌剧院的设计作品,1956年32个国家233个设计作品参选,几经周折,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扒开的橙子皮的作品中选。该建筑1959年3月开始动工,1973年10月正式竣工交付使用,共耗时14年,总花费1亿零200万美元。在建造过程中,因改组后的澳洲新政府与约恩.乌松失和,使得这位建筑师愤而于1966年离开澳洲,尽管之后多次受到邀请,但都被他拒绝。令人遗憾的是,这位设计大师直到90岁去世,都没能够亲眼看过自己的杰作。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是公认的20世纪世界十大奇迹之一,这个传奇的建筑最终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2007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当时只有34年历史,是建成年代最短而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
设计者约恩.乌松简介及其设计理念 
悉尼歌剧院与悉尼港湾大桥相映成趣
新西兰罗托鲁阿是当地的原住民毛利人的最大部落。导游给我们介绍的过程中,说这里有世界奇观——地热泉喷水,说这个自然奇观全世界只有美国黄石公园、冰岛和罗托鲁阿这三处。因这是自费项目,要110纽元,折合人民币近500元。一听说是世界奇观,一向花钱较吝啬的我们,也顾不上考虑导游是否忽悠或票价贵不贵啦,只是不想留下遗憾,毫不犹豫的交钱报名。
接近景区远远望去,万绿丛中裸露这一片片白色,有的地方还冒着热气。

在这片土地上,地下的溶浆似乎总想寻找突破口挣脱地壳的桎梏喷发而出,不是这边冒着泡就是那边吐着气,空气中弥漫着硫磺味,景区内雾气腾腾,游人至此宛如置身仙境。
地下热喷发的泥浆池的泥浆里不间断的喷发出裹着泥浆的热气。泥浆池里捞出的火山泥,就是商店里瓶装的价格不菲的美容产品。
火山地热喷泉是一个间歇泉,每隔一段时间喷发一次,喷射高度时高时低,有时可高达30米。我们走到那里正赶上开始喷发,白色的水柱越喷越高,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蔚为壮观。
与喷泉相对的台阶上,大约40度的温度,许多游客都坐在那里,我们也感受了一下,好像坐在热炕上,很舒服。我想,如经常能够在这里一定会对关节有好处。
特殊的地貌,如此地热的温度,周围却生长着那么多的植物,说明植物与人一样,是适应环境而生存,对此感到很惊奇。
火山地热喷泉是最具新西兰特色的奇观,也被美国《国家地理》权威评选为世界50个最值得一去的地方之一。
能够看到这样的景色,真是不虚此行,这钱花的值。
毛利文化村的门票(图中间为地热喷泉)
【编辑:张宝贵】

编辑:张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