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绿岛的报告》(十七)
文昌欢喜过大年
岁末年初,海南岛遭遇多年未见的寒冷天气,空中时常飘着细细的雨丝,三角梅脱落了些许。而年的脚步由远至近,不可阻挡的向人们走来,做为“候鸟”一员的我,也将以与在大陆北方不同的方式,告别羊年,拥抱猴年。

由于是有生以来,第一回在异乡过春节,对文昌当地的过年习俗充满了好奇。逢着与海南人交流的机会,就打听这方面的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弄出了个子丑寅卯,趁着年的机会,给网友们抖落抖落。
从腊月24(南方的小年)开始,送了灶神,“采轮”(即大清洁)完,文昌的大年的帷幕就正式拉开了。
文昌过大年,热闹非凡,民间的活动异彩纷呈。像什么“绑公仔戏”、“台鸡做公”、“排八仙”、“烧香放炮”等等,一出接着一出,散发着浓浓的乡愁。
“绑公仔戏”是文昌农村的老传统。公仔戏是木偶戏的一种,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产生比琼剧还早。当地的木偶戏和内地的有很大区别,表演者要用手举着道具,连耍带说,人和木偶共同表演。海南方言、民歌、民间乐器、戏剧于一体,演绎着历史和民间故事,富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为百姓所喜闻乐见,为新年助兴。
琼剧,作为海南的地方主要戏种,大年期间成为“琼剧盛宴”。经济条件好点的村子,过年时总要请上几台大戏,这早已成为当地农民的情感寄托。

( 公 仔 戏 ) ( 琼 剧 )
海南人“无鸡不成年”,做为岛内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鸡”的发源地,自然更甚。从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家家饭桌上都要有鸡肉。爱吃是一方面,讨个“大吉大利”的口彩,更有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在里头。
文昌人初一不杀生,全家吃斋。所以除夕就要把过年期间食用的文昌鸡全宰好备用。除夕夜,鞭炮的魅力比春节晚会还大,再穷的人家也要放得满院子红红的纸屑,基本上整夜不眠。
大年初一,除了不杀生,还不能干活,挑水、洗衣都不行,一直到初三都不能扫地。
初二以后,“文昌鸡”就华丽登场了!白切鸡、椰奶鸡、盐焗鸡、烤鸡、炖汤鸡轮流上场。此外,还少不了各种海鱼,老人说,这叫年年有余(鱼)。腌好的肉也来凑热闹。家庭必做的几道菜是:魷鱼炒蒜苗、清炒荷兰豆,年年都是不会少的
初二饱了口福,就要去公疆做公祖(祭祖,给过世的爷爷奶奶送吃的);初三,将拉圾收起来处理掉;初四去外家;初五送灯;初六,上班一族就将准备上班了。

过年除了玩,总要购置一些年货,鞭炮、副食品、拜祭公祖的香烛。不知何故,美禄、阿华田等舶来品,大受乡里人的推崇。
文昌人爱喝甜茶和奶茶,与当地盛产椰子,口味比较甜有关。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众多华侨带回来的西式饮食习惯的影响,包装精美的阿华田,无论自用或招待客人、送给亲朋好友都显得大方实惠。
说到椰子,文昌做为“椰子之乡”,年货必然少不了它,看着春晚,与亲人们唠着家常,喝着纯天然的椰汁,比任何饮料都爽。天地造化,真得感谢老祖宗为文昌人找到这块风水宝地,尽亨椰子树给他们带来的恩赐。

这就是我所知的,文昌过大年的片段。我打算去附近的村庄走一走,实地看一看,过一个与往年不同的春节。
正是:
南国回暖喜逢春,
寄居文昌景色新。
爆竹红屑铺院地,
名鸡白嫩盛满盆。
公仔舞美观者醉,
琼剧高亢是乡音。
吾在他乡品年味,
祥和快乐度光阴。
【编辑:张文革】

编辑:张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