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得胜陀颂碑,坐落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德胜镇石碑崴子屯,是金代第五帝世宗完颜雍为追记先祖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建国功业而立。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3-0178-4-026。
石碑结构由首、身、座三部分组成。碑首高79厘米,宽100厘米,厚38厘米,碑首浮雕四条蟠龙,龙身相交,龙首向下,龙目圆睁,龙须蠕动,真是纤毫毕露,栩栩如生。
正面龙身盘曲间留额心,镌刻"大金得胜陀颂"六个篆体字。碑身高177厘米,宽85厘米,厚31厘米,碑身左右边缘阴刻忍冬草纹饰,正面刻有汉字碑文815字,背面刻有女真大字碑文1500余字;碑座为龟趺,长160厘米,高72厘米,宽97厘米。石碑全身高为328厘米。
在金世宗于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立石,至今己有八百余年,两次折断,两次粘接复原。
大金得胜陀颂碑原碑亭(2010年前)

大金得胜陀颂碑厅(2010年后)
大金得胜陀颂碑
作为一个国保门票的收藏爱好者,我也一直在寻觅大金得胜陀颂碑的门票,但未能如愿。不过在一枚白城博物馆的门票上,图案是完颜阿骨打誓师起义,背景就是这座大金得胜陀颂碑。虽然是寥寥几笔的勾勒,但碑的气势和地位却凸显无疑。也算是填补了国保门票收藏的一处空白吧。

当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揭起反辽旗帜,选择此地兴兵聚将,可谓适地利之便,择良境而成业,一代英主,胸怀远见,暂不为言。石碑坐落处四周约为三十平方公里之平原,一片沼泽,蔓草丛生,水草丰盛,西北两面有高达五十米的弓形断崖所环抱之天然屏障,北临松花江,东据拉林河,凭江河之险阻。尤其此地恰是辽金边境接壤处,南临辽之黄龙府(今农安)六十公里,间隔松花江天险,西距辽之北方边陲重镇宁江州(为今伯都讷乡所在地)仅百里之遥,两军对垒,进可迅击,退可稳守。并且此处可居高临下,操演兵马,在古代是一处良好的天然练兵基地。现在凭地远眺,犹可想见当年,金戈铁马,枪戟林立,一呼群诺的雄伟誓师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