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寻觅徐志摩、钱君陶踪迹
湖北襄阳 王斌坤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一听到这优美的诗句,就会想到诗人徐志摩。
这次到海宁,有机会探访徐志摩的故居和墓地。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出生于浙江海宁县硖石镇,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获学士学位,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30年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海宁市区所在的硖石镇,在东山、西山之间,故名硖石。
徐家是硖石的望族,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从海宁火车站找到西山脚下硤石镇干河街40号的徐志摩旧居,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两层小洋楼,在老镇的屋舍间很气派,洋气十足。小楼建成于1926年,前后两进,主楼三间二层。后楼屋顶有露台,可登临。这是当年徐志摩的父亲为他与陆小曼的新婚特意建造的。故居进门上方有诗人表弟金庸手书的“诗人徐志摩故居”,第一进正厅的堂匾“安雅堂”为启功所题,第二进内厅二楼“清风楼”匾额,乃康有为所题。主楼底层两侧有徐志摩家世、生平及思想和文学活动陈列,展示徐志摩短暂而绚丽多彩的一生。
徐志摩旧居前留影
金庸手书的“诗人徐志摩故居”
二楼客厅悬挂着徐志摩的一幅题联:高山流水凌云志,明月清风无限情。客厅左边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房“眉轩”,因陆小曼小名“眉”。婚房与书房相连,徐志摩的蜜月日记《眉轩琐话》即在这里写就。
客厅悬挂徐志摩所书对联:高山流水凌云志,明月清风无限情。
徐志摩的书房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房“眉轩”
故居展示了梁启超著名的证婚词:“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至离婚再娶。……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在婚礼的隆重场合,在人们都说“拜年话”的时候,能够一针见血、直言不讳者,非梁公莫属也。
参观徐志摩故居全票10元,半票5元,票面的画面是一样的。我用军人退休证参观,不需买票。我还是买了一张半票留作纪念。
徐志摩旧居门票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离开故居时,诗人的名句在我耳边回响。我带走了照片和一张门票。
从徐志摩故居出来,到不远的西山寻找诗人墓地。西山又称紫微山,现辟为西山公园。园内依山旁水,丛林吐翠,曲径通幽,风景宜人。山顶的紫微阁,是海宁市标志性建筑。园内还有白鹤亭、雏凤亭、义士亭、九曲长廊、曲径通幽、烟霞洞、八仙台等景点点缀于山间。
徐志摩墓在西山北麓,墓地在历史上共经过3次变迁:
第一次由胡适之题写的“诗人徐志摩之墓”墓碑和第二次徐志摩生前红颜知己,闺秀派才女凌叔华所题 “冷月照诗魂”墓碑均在动乱中丧失。
第三次徐志摩的墓地迁葬现址。徐志摩的表弟、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教授设计并撰迁墓记。西山墓地古典雅致,白石铺地,青石为阶,35级台阶,象征诗人35载岁月。半圆的墓台恰似一弯新月,有诗坛“新月派”的寓意。墓碑沧桑厚朴,海宁籍书法大家、曾任西泠印社社长的张宗祥先生根据胡适原文补题碑文。墓碑两侧各有白石做就的书形雕塑,分别刻着徐志摩《再别康桥》和《偶然》中的名句。墓左下方的小墓,是其小儿子徐德生的墓。
徐志摩墓
2008年7月2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后园为徐志摩立纯中文诗碑,追怀徐志摩先生再别康桥80年。白色的大理石碑上,刻录了“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两句著名的诗句。足以说明诗人在国外的影响。
与志摩墓比邻的是钱君陶墓,一大一小两个长方形墓碑,是钱君陶与夫人的合葬墓地。
钱君陶与夫人的合葬墓
钱君陶先生(1907.2.11—1998),原名玉堂,学名锦堂,号豫堂。祖籍海宁路仲,出生于桐乡屠甸,两处都是他的故乡。钱君陶是中国当代"一身精三艺,九十臻高峰"的著名篆刻书画艺术家。诗、书、画、印,诸方面都有至高的造诣和贡献。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他一生治印两万余方,上溯秦汉玺印,下取晚清诸家精髓。其风格有吴昌硕的老辣、奔放;有赵之谦的浑厚、飘逸;有黄牧甫的清隽、平整。
1985年春,钱氏决定将其毕生精心收藏的明清和近现代名家字画、印章、印谱等数千件珍贵文物捐献给故乡。 1987年桐乡县特为建君匋艺术院,作为珍品收藏及书画研究、创作的中心。 1996年钱氏复向海宁市捐献其毕生精心收藏的明清字画及近现代名家作品与他自己创作的书画篆刻共1000件,海宁市特为此建钱君匋艺术研究馆。1997年乔石题写了馆名。
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外景
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展厅
钱君匋艺术研究馆的说明书,没有门票
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对面是海宁市博物馆,没有说明书和门票。
海宁博物馆
海宁博物馆部分展馆正在装修,但从可参观的部分了解到,海宁人才辈出,灿若繁星。东晋学者干宝,白居易的老师唐代诗人顾况,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明代史学家谈迁,清代一门三阁老的陈之遴、陈元龙、陈世倌,藏书家蒋光煦,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诗人徐志摩、穆旦,作家金庸、陈学昭,数学家李善兰,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佛学家太虚法师、印顺法师,学者书法家张宗祥,电影艺术家史东山,古书画鉴定家徐邦达,篆刻书画家钱君陶,历史学家吴其昌,红学家吴世昌等一大批名人,积淀了海宁独特的地域名人文化,可谓人杰地灵。还有被啐骂为大卖国贼的民国政治家陆宗舆,叱咤上海滩的风云人物杜月笙,也都是海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