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门,不谈票

承德:杨帆
显示日期2016-03-05;访问次数:701; 电脑端

只说门,不谈票

承德  杨帆

 

     因为门票,格外关注门。但今天只说门,不谈票。

《玉篇》称“人之所出入也”为门,《博雅》则说:“门,守也。”
    《韩非子·五蠹》描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大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有巢氏。”大概自人类从树上爬下来,自有巢氏在地上架木造屋栖身以后,便有了门。《诗经·陈风》“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这是一种十分简陋的门。
    《易经·系辞》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或言为避禽兽,或言以待风雨。

从造型艺术、美术与摄影的角度、审美的角度,审视各种各样的门,是一件既有趣,又有知识的事情。
    农村农户的门,是与于土地、山林、同呼吸的门;是与鸡鸭牛羊每日厮磨的门;是与天地气息相应和的门;是无人长开自由自在的门;是简易、简朴无须雕饰的门。
    每次下农村,我都留意那些带有时代特点,刻有历史符号,映现政治、经济特征的门。那些古朴、陈旧、简陋,却饱含着农村、农民生活气息的门,洋溢着自然的、田园的气息,飞扬着音乐的音符,诗的韵律,让我亲切、亲近!
    尤其是春节一到,“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新鲜,红火,一片吉祥喜气。

 

                       

 

 

 

 

 

 

                                                   

看着这样的门,你会想到“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野趣;你会想到杜甫颠仆流离时期的诗句“柴门鸟雀噪……”荒凉;你会想到陆游“拄杖无时夜叩门”的闲情、友情。会想到崔护寻春“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艳遇;还会想到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一派初春的美丽风光;想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安逸。
    诗是情感的产物,摄影也是有情感的产物。这些摄影无须参展,无须评奖,它们激荡我内心愉悦的涟漪,带给我审美的快乐,还有一个时期的记忆——这就足够了!

 

愿所有的人家 出门见喜,入门平安!

                                   

 

 

                                                          【编辑:张宝贵】

编辑:张宝贵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6-03-05 01:16:10

拜读了……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6-03-05 06:24:56

跳出券界,始得真经,杨校长好文采!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6-03-05 06:28:07

从文中照片看到 北方部分农村农居的住宅大门的简陋 还是令我感觉到震惊。希望能在不太久远的将来 他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会有可喜的改观。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6-03-05 07:21:38

只说门,不谈票。要的是历史记忆,留的是质朴情操。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6-03-05 07:30:01

好文章!看到农村农户“柴门鸟雀噪……”这荒凉的门,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6-03-05 07:39:51

拜读过后突然有一种感觉:过去的门,是家庭的象征,门给人们安全感,有开门迎客的褒义;现在的许多“门”,是禁锢的象征,隔断了许多亲情和友谊,有各扫门前雪贬义。

姓名:伍勇; 时间:2016-03-05 07:48:31

学习,受教!!!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6-03-05 08:12:06

主题、寓意深刻!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6-03-05 08:43:55

这些摄影,留下了历史的痕迹;若千年后当崭新的北方农村风貌改变的时候,尤为珍罕!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6-03-05 09:04:40

我们所看到的门大多简陋破败不堪,这“说明农民还没有盖上就新房。离小康还差得很远。1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6-03-05 09:20:40

说得好,学习了.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6-03-05 09:45:25

好文章,好作品,学习了!谢谢!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6-03-05 09:46:36

好文章,学习了!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6-03-05 10:07:25

这样的门,在北方农村也不多见了,正因为即将消失,留住记忆才更有意义!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6-03-05 10:08:17

思路新,好主题。现代农村人家的门可不一样了,院门宽敞气派,房门样式新颖,显示了新农村的面貌。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6-03-05 14:01:06

相信文中展示的门,将会渐渐消失。这些照片是历史的印记。珍藏吧!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6-03-05 17:44:35

谢谢杨老师!

姓名:吴士育; 时间:2016-03-05 17:54:18

拜读了!

姓名:章云; 时间:2016-03-05 19:10:24

有意思。

姓名:刘运峰; 时间:2016-03-05 20:37:07

杨老师笔下的简陋的门确实存在的,这使我想到很多,但想到许多人家都安了铁门、防盗门,也令人浮想联翩!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6-03-05 21:51:17

真是天壤之别,城里防盗门、防护网,层层防护,仍防不胜防。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6-03-05 23:19:14

反映现实,留住记忆!

姓名:杨帆; 时间:2016-03-06 04:13:20

感谢各位的跟帖! 很多留言说得非常好! 谢谢! 这些照片都是承德市下辖县农村的真实景象。有的拍自前两年,有的就是今年元宵节拍的。 拍摄的原意,不是为了表现贫穷,因为这些人家不是贫困的典型。 真正贫穷的照片没有发表。 这些照片是向大家介绍,由门看北方农村的民风民俗。

姓名:寻波; 时间:2016-03-06 09:19:41

有意思。反映现实,留住记忆!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6-03-06 15:45:01

拜读了!很有意思。谢谢!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6-03-06 20:03:58

由门看北方农村的民风民俗。留住历史,留住记忆!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6-03-07 07:21:43

这些片很有代表性,给人记忆深刻。朴实无华,经济适用。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