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绿岛的报告》(二十三)
五公正气千古传
细雨绵绵,白雾蒙蒙,海南多日的“回南天”不散。驱车60余公里,来到海口,只为游览心仪已久的五公祠。
出汽车东站,不远处红墙映入眼帘,五公祠静静伫立。这座缘起于明代的苏公祠,清代琼州道台朱采改建苏公祠的同时建成五公祠,历经几百年的风吹雨打,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享有“海南第一楼”的美誉。游海口首推五公祠。

五公祠,是为纪念贬谪到海南岛的五位著名历史人物一一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爱国名臣李纲、李光、赵鼎、胡铨而建的。他们万里投荒,不易其志,不辞辛劳地教化当地黎民百姓,为海南的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五位仁人志士高风亮节,当地百姓永难忘怀。

几百年的沧桑,几个朝代的修缮、扩建,五公祠终成海南人文圣地。园区内名木遍地,群芳竞秀,古建重叠,池水浮萍,泉水清澈,一步一景,引人入胜。33.3公顷土地上,建有观稼堂、学圃堂、苏公祠、两伏波祠、浮栗泉和琼园等,构成了“琼台第一胜景”。

五公祠主楼为上下两层,是一座南洋风格的木式结构,四角攒尖式的屋顶,素瓦红橡,“海南第一楼”几个大字高悬于二楼檐下,与四周的绿叶繁枝交相辉映,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走近它,迎面楼柱上挂着赵朴初先生撰写的“五公英烈气,千古海南潮”楹联。楼下大厅那朱红大柱上有两副楹联,一为清代建祠人朱采所撰: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另一副为本岛清代举人潘存所撰: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之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这些对联气势磅礴,表达了人们对五公高贵品质的无限敬仰之情。

看有些海南旅游地图,将五公祠和苏公祠分别标注,还有的文字只介绍苏公祠,这些都是不准确的。这两个祠早已成为一体,只是有些人觉得苏东坡的名气更大些,念念不忘他的这个读书处,但外地人总觉得匪夷所思。
五公祠门票价为25元,且不分旺淡季。正在维修之中,处在半开放状态,门票不到7折,售17元,让我这个玩券人有了意处收获。但管理人员说是记帐之用,副券须统统撕下,打孔也不行,只好在同伴的手上照了个全票。
正是:
红墙高耸天地间,
五公正气信口传。
高风亮节人钦佩,
荷花出泥尘不染。
东坡书院悠又雅,
为民捧出浮栗泉。
频频回首不忍去,
心中已留故人颜。

【编辑:张文革】

编辑:张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