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在澳门这座小城,除了可以随处欣赏到呈现着欧洲文化和艺术缩影的教堂之美,也可以随时感受到体现着民间崇拜文化的中式庙宇风采。遗憾的是澳门庙宇门券至今也未能收藏,更不知有多少?
澳门的主要庙宇像内地喜欢选址于秀美山川的寺庙一样,也都坐落于山脚之下或半山腰处,其原因除了追求天人合一,适应多神崇拜的需求之外,也许还有“移步换景”的游览和观赏意义。
从珠海拱北过关抵澳后,在地下巴士站乘28C公交车,10分钟内便可到达观音堂。这里又称普济禅院,在螺丝山公园对面,是澳门著名的三大禅院之一,已有360多年历史,而且是签署中美“望厦条约”的地方。禅院的大雄宝殿内供有佛祖释迦牟尼的金身像,殿顶的檐头瓦脊镶有明朝琉璃瓦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很值得仔细欣赏。
离观音堂一站路远有一座莲峰山,山下有座莲峰庙。这座庙距今近400年历史,古名“天妃庙”,也是澳门著名的禅院之一。现在这里的主庙供奉观音天后,此外还有武帝殿、仁寿殿、医灵殿、神农殿、沮涌殿及金花娘娘痘母殿,可供多种信徒膜拜。1839年7月,两广总督林则徐到澳门巡视时曾在这里会见澳葡官员,1997年11月庙内落成了林则徐纪念馆,内有清朝中国军舰、葡萄牙航船模型以及虎门销烟等资料图片。
“未有澳门,先有妈阁”。澳门最古老的庙宇是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妈阁庙,它因澳门葡文名称“MACAU”的由来而闻名于世。该庙背山面海,沿崖建筑,石狮镇门,飞檐凌空,包括大殿、面殿、弘仁殿、观音阁等四座主要建筑,中国文化特色浓郁,是澳门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古建筑之一。循着山麓小径拾级而上,很快便可看到就石窟凿成的弘仁殿,殿内四壁雕刻着海魔神将,中央供奉着天后。天后又名娘妈,相传是福建莆田人,能预言吉凶,死后常显灵海上,帮助商人及渔民消灾解难,化险为夷。
除了上述几座庙宇,澳门还有关帝庙、康公庙、莲溪庙、北帝庙、谭公庙、和菩提禅院等数十座庙宇。虽然对那些看过名山古刹的大陆游客而言,这些庙宇既不够宏伟,又缺少高僧坐镇,但可在一日之内了解多种华人的民间文化崇拜,更可与教堂对比欣赏中、西方宗教信仰与文化艺术的不同魅力,全世界恐怕还没有哪里能与澳门相比。
如果说教堂是西方文化凝固在大地上的典型建筑符号,那么庙宇就是东方文化凝固在大地上的一种典型符号建筑。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再没有什么造型艺术能比得上这两种建筑,它们同样根植于不同民族的精神世界,同样承载着不同信仰的文化记忆,用不同的建筑风格、宗教仪式和内省方式,跨越国度和族域,在沧桑的岁月中屹立千年,对人类的集体意识产生巨大的影响。
[ 编辑:龙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