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绿岛的报告》(二十六)
谭门风情别样美
在被海风浓浓侵染的小镇上
船舵、铁锚、救生圈、船桨
还有老旧的小木帆船与船舷栏杆
一起勾勒出古朴的鱼乡
潭门小镇
在渔民家做客,“讲古”请出老船长
来到海边赶海拾贝
椰汁赛似玉液琼浆
沿小街寻觅砗磲珍宝
惊艳的一幕,让心倘佯……

这就是我在琼海,在谭门渔家风情小镇游览后的真实感受。
谭门,历经千年的渔业小镇,谭门港被誉为“全国文明渔港”和“千年渔港”,早在宋元年间,谭门人便开始组船出海,在南海海域打渔谋生。谭门老渡口码头处,一块排港村“老渡口”的巨石,让人领略渡口的古老和历史悠久。

行走在谭门镇,街边老爸茶店里,总能看到在南海渔船上漂泊两三个月的船老大们,他们悠哉地一边喝茶,一边和熟络的人们分享着南海里的那些故事。但如今,故事里又有了新的内容。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登上了谭门渔民的船,寄以“造大船、闯大海、捕大鱼”的深深嘱托,小镇的华丽转身,从此开始。在小镇显著的地方,这幅珍贵的照片高高悬挂。

走过千年的时光,历经无数次的远航,谭门渔民用渔船标记着祖国的领土,而那满载的渔获即是海上人家最大的满足与回报。谭门海鲜好吃,因为它们是真正生长在深海中的美味珍馐。近海的渔船每天都会返航,带回最鲜最美的鱼虾,远海作业的大船几乎一两天就回来一艘,在谭门总是可以挑到那最好的鱼虾。除了龙虾、鲍鱼和海参,还有三沙远海的石斑、黑鲳、苏眉、红口螺……可谓集南海海鲜精品之大成。

今年海南“两会”期间,来自谭门的原始《更路薄》,引起与会人员的热捧和热议,海南日报社出资百万元,捐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由此,谭门的旅游又火了一把。借助这一文化品牌,未来的谭门之旅将更具文化内涵。在这里,除去海鲜、砗磲外,游客更多的会体验传统渔家文化,享受独具特色的全国知名小镇。
潭门风情別样美,来过才能有体会。各位读者,我说得对吧?

编者的话:发完这期稿件,作者将返回北方,这一专栏得暂停数月。今年秋天,他还会像“候鸟”迁徙,再回到国际旅游岛,续写《来自绿岛的报告》。感谢作者五个多月的辛勤努力,为券研网带来南国的风景;感谢网友的跟帖围观,让本专栏与我们一路相伴。
期待,秋天再见!
【编辑:张文革】

编辑:张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