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安详、幸福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有喜欢看书的、有喜欢下棋打牌的、有喜欢跳舞唱歌的、还有喜欢养花养宠物的……。工作之余,有点爱好,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这才是生活。我们喜欢收藏门券,把玩门券,别有一番情趣。
我从2004年底开始步入门券收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致。经过多年的积累,累少成多。尤其是我的重点收藏——山西各景点的门券,力求从景点开始对外售的门券,直至现在使用的门券,尽量一一纳入。经过多年的积累,有些景点的门券已逐步形成系列。在把玩与欣赏这些门券的同时,看到了一个个景点的发展历史,这不就是景点的发展历史和跨年鉴吗?为此,萌生了研究、整理这些景区门券想法。截止目前,已系统的整理出“五台山(分进山和寺庙)”、“晋祠”、“太原双塔寺”、“山西省博物馆”、“北岳恒山”等景区的门券。
如:收集整理“五台山”的门券时候,数次往返300多公里的五台山,找过景区管委会、佛教协会、多家寺院,以及管委会的会计。基本理清了五台山景区及寺院门券的使用情况。知道了五台山寺庙是从1982年开始使用门券,景区是在1992年设立进山口,开始使用门券。知道了有些寺院为什么使用手写门券、印模门券,知道了塑料门券使用的起因,了解到了26枚寺院套票是政府管理部门印制的(寺院长期自己印制门券),知道了景区套券、邮资等门券的使用的情况。为此,2006年制作成《山西五台山旅游门券演变初探》专题,参加山西省第四届门券收藏展,荣获最佳研究奖。2007年改作成“纵览五台山”专题参加黄石全国第十五届门券收藏展,荣获优秀奖。
又如:收集整理“晋祠”门券。晋祠印制了很多吸引券友们喜欢收集的门券。晋祠离我家也不远,研究它比较方便。通过多次寻找晋祠博物馆的退休老同志、设计门券的老职工、现在的领导、票务了解门券使用情况。并收集整理研究,知道了晋祠博物馆与晋祠公园是各自独立的单位,知道了晋祠博物馆是从1971年开始使用门券,开始门券是2分钱的纸券(可惜直至现在还没有发现实物),现在门券价格已是95元。2014年制作成专题在券研网和我们协会活动室同时展出,2015年又送北京园林博物馆进行展出。尤其欣慰的是晋祠博物馆很感兴趣,专门问我索取了这套资料的电子版和部分早期门券,作为交换,赠送我一些晋祠的全品门券。
为了迎合2015年在“太原双塔寺”的门券展,专门制作了《永祚寺门券欣赏》专题,并展出。
门券作为景区的实物载体,承载着文化、历史、辉煌,是景区发展最直接的历史见证。现在一般景区都不注重做这方面的工作,作为门券收藏人有义务做这方面的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做这些工作可以传承和普及到更多的人,专题与展览就能逐步达到这些目的。期望更多的券友做这样的工作。
这期《门券博览》刊登了“北岳恒山”门券欣赏,期待广大券友批评指正,给予帮助。(原载《门券博览》2016年第一期)
感谢谢家树主编传送稿件

编辑: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