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券收藏五题
范德峰
一、门券收藏需五看
一看基本要素:一张完美的门券,正面应包括景点名称、“参观券”或“门票”、“游览券”字样、副券、票价、典型反映本景点的图案、编号、当地税务部门印章。有时加盖参观游览时间(当天或一段时间内有效)。此外还可能有世界遗产标志、“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字样、对本景点最具宣传性的词语、外文或本国不同民族文字等。背面应有景点简介、游览示意图、提醒语等,有的是中英文对照。
二看艺术设计:基本要素的字体、图案是否优美,色彩搭配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门券是否精美的程度。一张精美的门券,应当具有优美和谐的特点。纸质门券、磁卡门券、邮资门券、其他材质门券,都要让人赏心悦目。门券具有艺术性最能使人一见之下产生收藏的念头。
三看实用效果:门券的第一功能是为了实用,所以,大小应合适,示意当清楚,表达的内容要使参观者一目了然,一券在手不用请导游也可以使游览者进行较为满意的参观游览。有的门券示意不清、文字小得让人不好认,就缺乏实用性。
四看题材内涵:从题材上分,门券主要分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红色景点、名人故居或纪念馆、博物馆、新的建设成就、各种比赛或展览等。要对景点进行深入了解与挖掘。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等,应当搞清楚。否则,只是拥有了这张门券,却谈不上鉴赏。
五看个性特点:好的文章能让读者看出作者的风格,好的门券也是有自身特点的,让人爱不释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值得让收藏者进行鉴赏。那种让人过目即忘的门券,虽然也能发挥门券的一般作用,但难以赢得收藏者发自内心的赞赏。
二、门券收藏的六种价值
1.愉悦身心价值:喜欢收藏的人有爱好和兴趣,怡情自乐,精神文化生活充实,业余活动丰富多彩,从而身心两悦、情趣高雅、快乐无穷。不像有些人业余时间或退休后无所事事,从事低级娱乐活动,精神空虚,身心两害。
2.藏品欣赏价值:收藏首先需要对藏品进行欣赏。一套邮票、一枚钱币、一幅书画、一张门券、一把茶壶等,值得收藏的,必定是一件艺术品,从形式到内容都值得欣赏,给收藏者带来美的享受。
3.开眼益智价值:知识如海洋,不会局限于书本,每一件藏品都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围绕藏品学习有关知识,向行家请教,与朋友交流,必定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修养。
4.自我教育价值:藏品背后往往与具体的人和事有关系,了解这些人与事的过程,有时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些收藏家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藏品所反映的各种信息,有时会让我们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以收藏品坑蒙欺骗他人,则应受到批判谴责。
5.文物见证价值:史书再完整,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历史,而具有文物价值的藏品则能弥补史书的不足。因此,一些藏品绝不是仅仅具有一般意义的收藏价值,而是能够活生生地见证一段历史的文物。此类藏品尤为珍贵。
6.期待升值价值:乱世买黄金,盛世买藏品,如今收藏较热,与人们期待藏品升值的心理有密切关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收藏既是一种高雅的乐趣,又有可能保值升值,何乐而不为?
三、门券收藏的五种乐趣
1.纪念意义:旅游的时候,不要将景点门券随手扔掉,收好了带回家,将其收藏起来,日后翻阅欣赏自然会想到当时的经历、见闻、趣事,以及其他美好的回忆,颇有意义。
2.摄影欣赏:门券上大多印有该景点最具特色的画面、景物,且为专业摄影者拍摄,相机、镜头、设备、角度、构图、效果等,是普通游客或业余摄影爱好者难以企及的,技术水平高,拍出的照片有艺术性,观赏性强,能给人带来强烈的美感。
3.投资较少:自己用过的门券,与券友交换的门券,不必花钱另买。即便到古玩旧物市场去买自己没有的,一般也费不了太多的钱。而要买瓷器、钱币、玉器、字画等,就贵得多了,买上假货就更亏了。门券收藏,买卖尚未形成较大的市场,一般假货少,最主要是便宜。
4.来源较广:除了自己使用过的门券,亲朋好友旅游归来,可以向他们索取不保留的门券。在景点,一些游客一进门就把门券扔了,不妨捡起来,作为复品与有相同爱好的人交换自己没有的。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就会收集到越来越多的门券。
5.编辑自由:不像购买邮票年册,每一张票的位置,票旁边的文字都已经固定了,自己无法编辑。门券攒多了,一边研究,一边可以进行自由编辑,自定主题、自己排列、自编文字、自列目录、自订成册,空间很大,乐趣更多。至于怎样去做,读两本有关书籍,参考一下别人的作品,剩下的就是自由发挥,其乐无穷矣。
四、我的收藏观
门券、邮票、火花、钱币、票证等,我都喜欢收藏。有人说这般广而不精,藏品恐难升值。言之有理。不过,本人弄收藏,从一开始就没期待过以后狠赚一笔。听到谁的藏品卖了好价钱,我替人家高兴,但不十分羡慕。因为,我不是靠专业收藏谋生的,收藏是个业余爱好,只是为了利于工作、获得快乐、怡情养性。
大学毕业已30余年,我以教语文为主,也能教美育、心理学、教育学、法律、哲学等课。教学中需要的资料,免不了涉及到收藏。比如,课文是关于黄山、泰山的游记,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我把收藏的两山门券、景点图片、邮票、火花等,拿到课堂上,小一些的让学生传着看,大一些的挂在黑板上。嘿,学生们一看,兴趣大增,眼界大开,对课文的学习更加感性、理解更加深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我背着书包、提着大包去上课,有同事不解地问我:“你包里装着什么东西?”我解释说:“包里是让学生看的资料。”语文课涉及的内容很多,美育课涉及到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影视、自然、科技等的欣赏,为把课讲好,收集的东西越来越多,就进一步予以分类、研究,为教学服务。所以,我的收藏首先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
从收藏中获得极大的愉悦,是搞收藏的人普遍的感觉与享受,是不搞收藏的人无法深入体会与理解的。比如,多年来我在太原、长沙、西安、郑州、济南、石家庄、成都、重庆、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旅游后,总要把门券带回家放入收藏夹细细玩味,甚感快慰。欣赏着题材丰富、图案精美、文化气息浓厚的门券,禁不住又写了若干篇欣赏短文、游记投于报社。看着自己的藏品照片与发表的文章,又获得一份喜悦,心理很爽。
怡情养性、提高修养是我进行收藏的又一目的。工作劳累了,我会拿出藏品翻一翻,缓解疲劳。心情烦闷了,我会展开我的藏品看一看,解除忧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进行收藏与欣赏藏品有时简直就是灵丹妙药。经常欣赏藏品,无形中增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对人的修养也是一种提高。与人交流收藏经验,又能扩大交往,结识新的朋友。听一听朋友的心得,看一看别人的藏品,自己也是新的学习,快哉,快哉。
五、收藏十忌
1.过度沉迷,误人误己: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喜欢收藏邮票,也是利用业余时间,没有耽误工作与生活。我们大多数人搞收藏,或为陶冶性情、开阔眼界,或为休闲娱乐、期待升值。都不能过度沉迷,难以自拔。否则就会耽误工作、影响与家人的关系。
2.杂乱无章,无所专攻:邮票、火花、门券、瓷器、字画、报刊、图书等,见啥收藏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专题,不成系列,往往白费金钱,搭上工夫,到最后还是一事无成,没有收获。
3.惟利是图,缺乏乐趣:把收藏当成只为牟利的手段,每天梦想着卖点什么东西就能一夜暴富、腰缠万贯。这种事一来可能性不太大,二来失去了收藏本身的乐趣。收藏不失为一种投资方式,但心态要放平,以免弄出范进中举一类的笑话。
4.贪大求难,眼高手低:不要只把眼光盯在难求之品上,碰到一些暂无希望升值但让自己高兴的东西,也可以买下,图个乐趣,也免得眼高手低,错过了日后又后悔。何妨从比较容易得到的东西开始,慢慢有所进步呢?
5.埋头积累,不搞研究:一个劲地买这买那,买回去就那么自然地放着或夹着,不管了。这样的收藏往深处说根本就不叫收藏,顶多算得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购物狂。还是应该边收藏边研究,多向别人请教,学习收藏知识,了解有关历史才能体会到深层乐趣。
6.钻入钱眼,弄虚作假:为了获取金钱,采取挖补、拼贴、粘接、仿冒、新印等手段欺骗他人,以新充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劣充优,让别人出高价购买而上当受骗,是十分恶劣的表现。
7.急于求成,毫无恒心:收藏需要慢工夫,心急吃不上热豆腐。找到一件自己心爱的东西,也许得一年半载或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不能太着急,要有耐心与毅力。沙里澄金,需要坚持下去。想做成点事情是不容易的。
8.独来独往,不搞交流:收藏就得多与人交流。门券收藏亦然。自己收藏自己的是一条途径,与朋友们互通有无是更为重要的途径。如果总是独来独往、单枪匹马,必然收获较少、事倍功半。不妨多多与人交流。
9.不够冷静,扩大矛盾:收藏的过程中难免与人发生矛盾,遇上事情要保持冷静,尽量冷处理,不要热处理。说话要和气,办事要把握好分寸,不能总想着占别人的便宜。小事情商量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不要动粗、伤人害己。
10.珍品外流,有损国家:如果手上有珍品,也不能想卖给谁就卖给谁,头脑里要有法律意识。什么可以卖,什么不能卖;能卖的可以卖给什么人、什么单位,应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别弄得拿了钱却触犯了法律受到惩罚,就不上算了。
(通信: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太原铁路机械学校范德峰)

编辑: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