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门券来展示古典文学史的成功探索

北京:陈祥明
显示日期2016-04-21;访问次数:749; 电脑端

用门券来展示古典文学史的成功探索

——编著《中国古典文学之旅》券集的体会

                                         北京 陈祥明

 《中国古典文学之旅》是一部用旅游门券来展示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的展览作品,券集精选了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经典名篇相关的券品155枚,图片53幅,制作了83个展览贴片,按照古典文学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编组而成的展品。这部券集把实地旅游和学习古典名篇紧密结合,运用旅游的成果,不断加深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具有简明、形象,可读性的特色。这是我在以券叙史的探索历程上取得了的一次成功范例。

 这个专题1996年开始构思、汇集票源,2002年完成券集的初稿。2005年再次修改,并在总参干休所、老干部大学内部展岀。2015年为了配合北京中小学社会大讲堂的活动,又用了三个多月作了较大的充实和修改,重新制作了展览贴片。从构思到最终出台,前后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这个券集也是我对中国古典文学长期学习、日月积累的一个重要成果。

一.编组古典文学券集的驱动力在于学习和提高。

我所以把我国古典文学之旅作为券集的主题,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个人古典文学史再学习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对中国的古典文学有浓厚的兴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曾跟着总参文化干部培训班,较为系统地听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老师讲授古典文学史课程。后来又经常听中央党校举办的文学讲座,还长期收看央视的《百家讲坛》,所以积累了多方面的文学知识,使我有了一定的文学功底。退休后,我在各地旅游期间,也非常关注与古典文学史相关的景点,寻访名人故居,体察名篇创作环境。我站在长江边的白帝城上、杜甫草堂的浣花溪畔、马嵬坡的杨贵妃墓前,就会浮想联翩,头脑里常常闪耀着唐代大诗人的名篇名句,对古典文学有了新的感悟。我进一步体会到在家阅看与结合旅游学习古人名篇,在效果上是有很大差别的。身临其境去观察和体验,就能加深对名人名篇写作背景和内涵的理解,就会产生一种鲜活感。於是我萌生了这样想法,如果把反映名人名篇的券品汇集起来,以券叙史,不就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史再学习的生动教材了吗。这对自己是一个重温和加深的过程,对周围的离退休干部也能提供再学习的机会。就这样我就开始了二十年的编组《中国古典文学之旅》的历程。

  其次是提高青少年文学素质的需要。1996年4月,我以“爱我北京,爱我中华”为主题,在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举办个人门券收藏展时,当时的馆领导见到我有一个汇集了四大名著的券品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门券专题,建议我在公展时增加这个券集。为了配合对青少年的教育,我在展示有彩色画面券品同时,配上小说对情节描写的段落。此举大受欢迎。每次展出时,这个展板前往往围了一大批中小学生,他们指着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孙悟空大闹天宫、鲁智琛倒拔垂杨柳、大观园金陵十二釵彩色画面门券时,总是指指点点,七嘴八舌,议论不断。这一事例使我进一步感受到,用古典文学的券品编组的专集,是向青少年普及文学知识的好形式。从此我开始了构思券述古典文学史专集的设想。去年六月间,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委员会的负责人,到我家看到《中国古典文学之旅》这一专集时也非常感兴趣,希望我加以整理,制作PPT课件,在北京市的中小学举办的社会大讲堂中展示。虽然我为之付岀了辛勤的劳动。但我的专集能在青少年中发挥社会效益感到无比的欣慰。

第三是弘扬祖国文学遗产的需要。我在四十多年的集藏生涯中,形成了多个门券系列。其中我最下功夫的是《文明古国的瑰宝》系列,这国包括历史篇、风光篇、人物篇、文物篇、资源篇、文学篇、科技篇等,2010年6月,北京收藏家协会、安立军休所、大屯街道办事处、大屯里社区等单位,精选其中的五个券集,为我以《文明古国的瑰宝》为主题,举办的个人门券收藏展。此展览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媒体的关注。                  中国古典文学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华夏文明古国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推岀《中国古典文学之旅》券集,就能从文学艺术角度上帮助广大群众理解祖国的伟大,激发爱国的热情。也为提高人们文学素质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二、围绕文化名人和经典名篇广泛收集券品

中国古典文学源渊流长,上自先秦,下至五四运动。其间达数千年之久。其文学形式也呈现多种多样。但是反映文学史的券品少之有少。基本看不到直接反映这些文学形式的门券。这是我编券集的一大难题。我解决的办法是拓宽视野,迈开双腿,多方挖掘,不断积累。每到一个旅游城市,我就四处打听当地的名人纪念馆,有条件的就实地看看他们的故居旧址,观察一下当年名篇创作的环境,尽可能收集与之相关的券品和资料,现场拍摄一些照片,为编组专题作好准备。我重点收集以下四类券品:

收集名人故居和纪念馆的参观券这是这一券集的主要票源。宋代词作,成就最高。一代文豪苏轼、女词人李清照、豪放派杰出代表辛弃疾等著名词作家,他们的故里旧居都建有纪念馆。从收集纪念馆门券入手,广泛收集词人的出生地、居所、职务变迁后的生活场所等资料和图片,为编著券集准备充足的素材。

收集名篇创作地的游览票。曹操是建安文学的突出代表,他开拓了山水诗的先河。但反映曹操的券品也是少得可怜。后来我找到河北昌黎碣石山景区的门券,这正是曹操北征乌桓时创作《观沧海》名篇的地方。在北戴河以西可看到此景色。“东临碣石有遗篇”,面对大海,细细品味曹操最早的这首山水诗,赏景学诗,感慨悠然而生。《醉翁亭记》是宋代欧阳修的散文名篇。这是他被宋仁宗被贬滁州太守时所作。文章不长,但很有特色,有人概括有三美:文章描绘的景色美、写作的意境美、表达的语言美。我曾到过滁州,游览了醉翁亭,并收集了这个名亭和景区的门券。我观察了滁州周边的环境,观赏亭内外的设施,再对照《醉翁亭记》中的描述,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收集参观专题展的门票。《诗经》在中国先秦的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苦于找不到相应的券品。后来找了一张人民政协报社和圆明园学院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诗经风雅颂书画艺术展》的请柬。正面图案是诗经第一首诗歌《关睢》写意画。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弯着腰,正在水塘里采集可食用的荇草,从这个场景场引出《诗经》名篇《关睢》中一段故亊。这一券品既生动又形象,正好派上了用场。

收集观看搬上戏剧舞台的演岀票。这是我编著券集的一个重要渠道。从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孔尚任等剧作家都留下许多传世名作。从戏剧内容也能折射这些名家不平凡的经历和作品的深远影响。

 三、用自编的四字歌引领古典文学史的藏品

中国古典文学史,时间跨度上千年,作者成千上万,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如何在一个券集中把它展示出来,这是我编组专集时遇到的更大的难题。为了引领文学史的藏品,我自编一个《中国古典文学四字歌》,共44句,176个字。这一做法是受到北京大学高明教授编写的《中国历代王朝四字歌》启发而编写的。我想中华民族历史悠长,上下五千年,高教授只用了50句200个字串起来,我是否也可用四字歌将古典文学史也串起来。经过多次起草,反复修改,才形成现在这样的一段文字。我把所收集的藏品,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脉络,制作成展览贴片,毎张贴片都有鲜目的标题,生动的画面,名篇的摘句,简短的文字。

用四字引领藏品的好处,一是层次分明,眉目清晰;二是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三是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副军职离休干部、原红叶诗社副社长崔坚参观展览后的留言:“创意新颖,资料丰富,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一个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军休干部看后说,“四字歌编得真好,简明扼要,而且把历代最有代表性的名篇都包括进去了。我按此线索,把书柜里保存几十年的名著名篇,重新阅读了一遍。温故知新,受益颇多”。我编的四字歌,也得到了媒体的关注。2003年3月,北京卫视台在《重现历史之光》专题节目中,专门播放了我的一组镜头,介绍了编四字歌的情况。媒体对自编作品的肯定,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四、把藏品推向社会,为提高文学素质服好务

我编组这个券集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着眼于提高人们的文学素质。

首先,在展览贴片的布局上,把赏券品与学诗文结合起来,帮助人们对经典名篇的理解。券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我在“屈原离骚,楚辞名篇”标题下,选了三张券品:一是武汉磨山景区离骚碑刻游览券。此碑高14.8米,比号称“天下第一碑”的泰山御京碑还高出1.8米。碑上刻的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用魏体手抄的离骚全文,共273句,2400多字。券旁展示了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二是屈原故里的屈子祠。三是有屈原简图像和图像的电话卡。文字说明突出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楚辞”,点明了它在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整个贴片图文并茂,主题鲜明,人们看后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其次,在券集的展示上,面向社会,服务群众,帮助人们提高文学的素质。为了使券品更好的发挥社会效益,这部券集迈出了三大步:一是举办内部展览。2015年6月,在总参三部老干部大学、第一干休所、安立军休所内展出。干休所还刻彔了光盘。北京市发行的《军休之友》封底还将我反映古典文学的券品,印成了彩色版。二是向中小学生讲解演示。2015年11月,在中国收藏家协会和北京市教委联合举办的社会大讲堂上,我受邀到北京育英学校初中班向学生,边展示边讲解。课堂上我与学生互动,气氛活跃。三是上传至互联网。2016年4月,门券收藏研究网编辑部,将券集分批分期在网站上展示,让更多的人群欣赏我的收藏成果。这些正是我多年来追求的目标。

虽然我为这个券集付出了辛勤劳动,但有些内容还不够完善,提法不够准确,在贴片编排上也欠美观。这些都有待于今后改进。

附:相关照片资料

1-北京卫视台播放陈祥明编写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字歌的情况_副本_缩小大小.jpg

北京卫视台播放陈祥明编写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字歌的情况 

2-总参三部第一干休所为古典文学之旅展览专题制作的光盘(照片组合)_副本_缩小大小.jpg

总参三部第一干休所为古典文学之旅展览专题制作的光盘(照片组合)

3-在《文明古国的瑰宝》个人展现场接受记者的采访_副本_缩小大小.jpg

在《文明古国的瑰宝》个人展现场接受记者的采访

5-《军休之友》封底彩页刊登古代文学史的专题门券_副本_缩小大小.jpg

《军休之友》封底彩页刊登古代文学史的专题门券

6-育英学校举办的社会大讲堂幻灯背景_副本_缩小大小.jpg

育英学校举办的社会大讲堂幻灯背景

7-在育英学校大讲堂介绍屈原离骚__缩小大小.jpg

在育英学校大讲堂介绍屈原离骚

4-《军休之友》报道摘登_缩小大小.jpg

《军休之友》报道摘登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6-04-21 00:16:29

开卷有益 受益非浅

姓名:伍勇; 时间:2016-04-21 06:28:52

陈老师辛苦了,谢谢!!

姓名:雨人; 时间:2016-04-21 07:38:28

赞赞赞!!!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6-04-21 07:41:26

三个需要讲得好,发挥门券收藏正能量,点赞。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6-04-21 07:48:14

历时二十载,完成鸿篇巨著,精神感人,向陈老学习致敬!!!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6-04-21 08:13:12

有的放矢,坚持数年,券集示人,宣传有利。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16-04-21 08:27:09

向陈老学习致敬!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6-04-21 08:38:29

向陈老学习致敬!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6-04-21 08:40:25

三个需要讲得好,谢谢陈老!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6-04-21 09:04:01

心血凝就的巨篇,锲而不舍的精神。敬佩,学习!向陈老致敬!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6-04-21 09:17:28

拜读。向陈老学习致敬!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6-04-21 09:18:07

向陈老学习致敬!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6-04-21 09:36:46

向陈老学习致敬!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6-04-21 11:09:25

赏门券、品名篇,学习古典文学史;既通俗、又浅显,传播中华古文明;办展览、上讲堂,传递社会正能量;老革命、献余热,收藏成果做贡献!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6-04-21 11:36:03

二十多年的追求,探索,离不开辛勤的汗水和所付出的心血。佩服陈老的执着。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6-04-21 14:30:34

赞!向陈老致敬!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6-04-21 15:01:47

真谓是十年磨一剑,不容昜!致敬!!

姓名:章云; 时间:2016-04-21 17:31:00

一位值得尊敬的门券收藏家。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6-04-21 20:51:26

陈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心血,结出丰硕的成果,是对门票收藏的一个贡献,也是对社会传递正能量的重要贡献。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6-04-21 21:09:00

拜读了!受益匪浅!!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6-04-21 21:36:17

向陈老学习致敬!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6-04-21 21:54:27

向陈老致敬!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6-04-21 22:23:40

向陈老学习致敬!将玩券与学习、宣传、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6-04-22 06:37:25

藏与致用的典范结合。向陈老学习致敬!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6-04-22 07:33:57

非常佩服陈老的执着,向陈老致敬!!!

姓名:闻笛; 时间:2016-04-22 08:59:52

中国古典文学史的券集,非常系统,非常专业!能把门券收集、赏玩到如此高的水平,真是太不容易了。

姓名:顾文珍; 时间:2018-06-14 09:19:09

看了您展示的《中国古典义学之旅》门券专题,特别是自编的四字歌,收益匪浅,琳琅滿目,美不胜收!您收集的每张券品,您编写每段文字说明,您总结的每个感悟,都浸润看您的热血和汗水,你的艰忍和勤奋,让我感动,让我佩服。您为此留下文学种子的人,一定会发扬光大!衷心祝福您快乐健康!

姓名:何明元; 时间:2018-06-14 09:26:58

二哥,写得非常精彩,读了很有收获。[强][强][强][强]

姓名:田永清; 时间:2019-03-21 19:45:42

热烈祝贺!劳苦功高!功不可没!

姓名:万昌鸿; 时间:2019-03-21 19:47:20

赞同永清将军的点赞!

姓名:李一信; 时间:2019-03-21 19:51:06

积学储宝,服务社会,发光发热,功德无量。赞赏赞赏!

姓名:孙健民; 时间:2021-06-07 19:47:38

广泛搜集,精心编排;形象生动,别出心裁;传承文脉,教育后代;我辈榜样,增光添彩!

姓名:陈祥明; 时间:2021-06-09 09:27:19

谢谢原总参政治部主任孙健民少将对券集的精采的点评和热情的赞扬。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