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张文革】




【编辑:张文革】
编辑:张文革
姓名:伍勇; 时间:2016-05-09 01:07:10;
欣赏了,谢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6-05-09 05:21:12;
头版头条的文章好!赞一个!!! 我需要补充一点的是 景点当事人也不一定会清晰地记忆起景区门票的发行(发售)详情。 举一个例子 二十多年前 我因为在宾馆工作 较轻闲 无事便会骑一辆自行车去杭州的各景点跑。有次带上我收藏的杭州岳王庙门票去岳王庙管理处 一则是让他们看看 二来是向他们要一些用过的(或已经不用的绝版票,这一点六和塔管理处比较好,在新票印制好后 旧票不用了 打电话到宾馆总机转厨房 让我去拿我喜欢的票票。我当年骑自行车去带回家一麻袋),当管理处(包括售票员)看了我收藏的岳王庙门票后说 这个票见过 这个票见过 这个票我们没卖过。我回答说 难道这票是我自己印的吗? 由此可知 也许是景区有些票印量少 使用时间短 当事人也会有记忆模糊的……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6-05-09 06:29:02;
拜读。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6-05-09 07:37:13;
拜读了.
姓名:白丁; 时间:2016-05-09 07:52:33;
谢谢钱江券潮刊登我的文章! 谢谢金老师提供的资料!谢谢大家的点评! 其实最近找到了华清池的较权威资料,说的是华清池第一种门券就是3分钱,时间是73年,详见imenpiao.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2551&extra=page%3D1
姓名:雨人; 时间:2016-05-09 07:54:53;
好刊!!!!!!!!!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6-05-09 08:12:32;
拜读了.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6-05-09 08:38:37;
有研究文章的券刊我爱看,谢谢! 合肥包公祠的门票有多种,我的一位老朋友是包公祠部门负责人,他对有些门票的使用年代也搞不清。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6-05-09 09:05:43;
欣赏了,谢谢。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6-05-09 09:20:27;
非常同意袁先生的观点,这篇文章为我们门票研究指明了方向和方法。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6-05-09 10:03:07;
拜读了,谢谢!!!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6-05-09 11:43:36;
欣赏了,谢谢。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6-05-09 13:08:56;
白丁之文,言之有理。记忆出错,比比皆是。
姓名:未登记; 时间:2016-05-09 16:11:08;
好文章,好方向!!!
姓名:章云; 时间:2016-05-09 19:08:16;
好刊,好文章。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6-05-09 19:30:21;
刊收到,谢谢!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6-05-09 20:37:14;
好刊刊好文。学习了。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6-05-10 10:16:50;
门券使用的历史考证是比较复杂的研究过程,有相关原始资料最可靠,凭记忆只能参考。即使同在一个景点工作,当事人和旁观者的印象深浅不同,年轻、年老记忆准确度不同,年代越久,往往出入越大,因此推断需要旁征博引才能减少失误。袁会长的利益相关的观点有新意,有启发!
姓名:刘会英; 时间:2016-05-11 06:11:06;
好文章,欣赏了!
姓名:徐彬; 时间:2016-05-25 08:21:31;
感谢各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