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邓小平故居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愿望,2015年4月5日清明节这一天,我和我的爱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心中久仰的圣地,小平故居。
邓小平故居位于四川省东部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为川东北典型民居风格的三合院,由东、南、北三组单层木结构悬山式小青瓦屋面建筑组成,翠竹、松柏、花木环绕,四周为水田、坡地,富有朴实典雅、恬适幽静的田园气息。故居的北厢房建于清同治年间,迄今约有130年历史,东正堂由邓小平的祖父修建,南厢房为邓小平离开家乡后由其父亲邓绍昌所建。庭院绿树成荫,翠竹掩映。院前梯田层层,夏日荷叶青青,稻花飘香。邓小平祖上三代人都居住在这里。1904年8月22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诞生于故居的北厢房,并在这里度过了他青少年时期的15个春秋。
现故居已设纪念馆,室内设有门厅、序厅、缅怀厅、音像厅、信息中心、展厅和休息厅,室外塑有雕像和丰碑。故居正房大门上方悬挂着江泽民主席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金字横匾,大门两侧为四川著名作家马识途撰写的对联:“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救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位于故居右上侧,由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刑同和大师领衔设计。整个建筑采用了川东民居和现代建筑相融合的手法,体现邓小平同志“三落三起”不平凡的革命历程。中间高耸的建筑为“丰碑”,寓意邓小平同志辉煌的历史功绩,昭示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整个建筑设计的是斜坡又到斜坡,寓意小平同志从平凡走向伟大,又从伟大回归平凡。陈列馆外观的朴素、大方,体现小平同志的不喜张扬的性格,而一进入陈列馆内,序厅高大,空旷令人震撼,可以感受到小平同志的博大胸襟和超人气魄,在序厅内还可以向伟人敬献献花,表达对伟人的追思和敬意。其陈列布展充分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再现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
邓小平自15岁离开牌坊村投身革命后,成为终身的职业革命家,他一生“三起三落”的传奇政治生涯为全世界人民所敬重,为了革命他再也没有回过出生地,却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故居不仅是中外游客参观瞻仰的胜地,也是增强全民爱国主义意识的一本活的教科书,更是见证祖国改革开放和邓小平丰功伟绩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