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券交节或券协年会重头戏就是门券交流,一般有交换,买卖,拍卖等。这种券,人面对面,比网购快捷适用,仍受喜欢。这回兴华,徐明,魏志刚,岳永战,王继平,周介明及券商让我欢喜了一把。
河南省是文物大省,集券人多,他们协会隶属于省收集协会,会员由集券家,旅行社及景区从业者,收藏商多层次人群构成,很具活力。跨界交融联合就能发展壮大。
郑州地处东西南北中心,交通方便。这次中部地区第五届旅游门券交流节暨河南省第十一届票证门券交流大会召开,是他们及全国券友交流的好机会。
河南券友年会时都会印制一套纪念券,展示出河南多个未上参观券的景点,很受我喜欢。碧波园古玩广场周末人气旺,年会在那里办很适宜。拍卖放在餐馆也实惠。
中华民族发祥地,六大古都三个在河南,时间限制,这次不能深度细游。地处中原的河南,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连续不断的战乱与黄河经常性的大泛滥,形成了河南人独特的性格:生在河南,长在四方,有事没事常往全国各地跑跑。河南人绝对不是那种守在家里不敢出门的人。在中国任何一个省份都有河南人的存在,随便问个中国人:贵州话怎么说?他不一定知道,可要是问河南话怎么说,保证都能说出几句“中不中”!
河南人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个个会唱豫剧。这是中国其他省份的人都望尘莫及的。豫剧这种土生土长的河南戏在中州大地上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河南人可以说都是拿着豫剧当摇篮曲听大的。《梨园春》这么好的栏目能在河南出现,而且办得红红火火,让京剧的老大哥都自叹不如,不能不说和豫剧在河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关。
列宁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豫剧套用了一句:只有是河南的,才能是中国的。豫剧节奏明快利落,不似京剧的拖腔带势,也不似越剧的缠绵悱恻,唱者快意,听者舒心,正合了河南人的性格。河南男人要是表示气愤或是不可接受时,就会拖着长音:“咦……”那劲头让你想到的就是豫剧。
河南人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喜欢谈古。喜欢谈古,是因为河南有着辉煌的历史,中国第一个朝代殷朝就建在河南汤阴县。河南号称中州,到河南的城市转转,特别现代化的东西不多,但是历朝历代的文物古迹你转个身就能遇到。仅一个洛阳就号称九朝古都,到洛阳龙门石窑去旅游,惊觉那儿的佛像没几个完整的,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特别是那个世界闻名的庐舍那大佛,下半部分已经残缺。惊叹之余,对当地朋友戏言:“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就没保护好呢?”人家听了,大大咧咧地说:“俺们没保护好,那是因为俺们东西太多,保护不过来了!
河南人的第四个特点就是互相帮助,河南人称之为抱团。这点也是其他地方的人所无法比拟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中原不多天旅程,认识难免不周全。这是本一辈子值得一读大书,走的路,期待明天------
[编辑:龙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