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访友三地行(之一)
山西平遥 胡保平
一、北京行
五月上旬,我们姊妹五个商量,一起陪同舅舅、妗妗前往北京,去看望病中的姨姨。我的父母都是革命老干部,相继去世已经十多年了,在他们生病期间,北京的叔叔、姨姨(也是婶婶)曾多次前来山西探视,给病中的亲人带来很多安慰。父母生前也一再教导我们,尊老爱幼、珍惜亲情,是我们的家风。如今,姨姨也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去年做了两次手术,一直令我们牵挂。为了不给老人增添过多的干扰,一同前往探视无疑是最佳选择。
五月十五日,我们姊妹五家,分别从五地来到北京,和舅舅、妗妗及叔叔、姨姨一家人欢聚一堂,二十多人共进午餐。席间欢声笑语不断,祝福问候频频,姨姨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为她战胜疾病增添了力量和信心。亲情激荡在每个人的心间,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个大家庭的温馨。
在行前,大姐提议,我们五家也难得相聚,不如借此机会,一同结伴在北京周边旅游一下,除哥哥关节有病不便多走,小妹要回上海照料外孙,大家一致赞同,并商定北京聚会后到承德、保定走走。我当即表示,这两地都有要好的券友,可以请他们帮忙安排行程。于是,姐姐、姐夫、外甥女、嫂嫂、大妹、妹夫、及我们两口一行八人的亲属旅游团成行。
二、承德行
说实话,第一次去承德就带着这么多亲属,心中难免有些忐忑,虽然我在平遥接待过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券友,但至今承德券友无人前往。通过券研网的平台,我对承德券协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知道这是一支优秀的团队,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活动很有特色,协会内倡导文化收藏、友情为重,在券界独树一帜。尤其是杨帆老会长,他的学识和才艺令我敬佩。比较而言,我和寇瑞敏副会长认识较早,来往较多,我的承德门券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他送我的。行前,我和寇会长联系,让他帮我订一处宾馆,策划一个三日游的路线即可,他欣然应允,并告知,除周六、周日外,要照料不满三岁的孙子,不能陪我游览。
十五日下午,大家庭聚会后我们就乘坐大巴向承德进发。京承高速两侧,山峦起伏,延绵不断,茂密的植物郁郁葱葱,在北京密云和河北交界地带,高高的山顶处,长城的雄姿蜿蜒曲折,格外醒目。进入承德后,第一印象是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尤其是天空湛蓝纯净,令人赏心悦目。 来到预定的宾馆,寇会长和常甘生券友早已等候多时,进入房间,窗明几净,卧具崭新,看着就舒心,而且由于是老常的关系户,价格很优惠。隔壁的自助餐,花样繁多,价格实惠,早晚用餐非常方便。据说是考察三处后选定的,足见寇会长的精心。寇会长还是那样帅气文静,寒暄过后,他向我们说明了行程安排,并介绍我认识了老钱,告知,从明天开始将由钱宝林券友带我们去游览。钱宝林的名字很熟悉,是近年来券研网上活跃的撰稿人,但我们并不相识,在他高大壮实的外表下,透着内秀的才气。在交谈中得知,他曾有过当兵的历史,在职进修了电大新闻专业,并在报社从事过新闻采编,还担任过运输公司的书记,因此,有着扎实的文字功底,难怪乎写的稿件不仅多,而且时效性强。
第二天,老钱首先带着我们游览了避暑山庄,来到承德,确实感到比北京的温度明显凉爽许多。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与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湖光山色、殿宇清幽。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山庄的正宫区为九重院落,也是前朝后寝,作为皇帝的行宫和陪都,比我想象中的豪华程度似乎差距很大,连山庄的大门丽正门看上去,还不及晋商大院的气派。整个建筑风格清新淡雅而不失严谨,体现了乾隆“喜泉林抱素之怀”的初衷,与随后参观的周边寺庙的金碧辉煌相比,形成强烈反差。
避暑山庄大门前与钱宝林合影
讲解很专业
乘车上山
避暑山庄内远眺小布达拉宫
湖面很美
山庄内山区游览车门券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门券正面全都一个样,只是背面的文字有别。
请继续关注:探亲访友三地行(之二)
【编辑:张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