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访友三地行(之四)
山西平遥 胡保平
5月21日,是在保定的最后一天,由于所租商务车空座多,王站长、陈老师、张秘书长都陪同我们一起去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聊得十分投机,三十公里的路程不觉就到了。王站长事先已联系好纪念馆的宣传科长,请她亲自为我们讲解,王科长多次接待过来访的中央领导人,果然讲解的水平不凡。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纪念馆,穿越了几百米地道,并进到村里街头,感受当年抗战时期的氛围。冉庄地道战遗址是抗日战争中一处重要的遗址,当年家喻户晓的电影《地道战》就在这里实景拍摄,至今,冉庄十字街头千年古槐大钟,碾盘、马槽、锅台、水井等地道口都保存完好。与我参观过的山西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的最大不同,是村庄仍然保留着抗战时期冀中平原村落的历史风貌,整个村庄都被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工程。村民们借助红色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大街上到处有租赁服装、餐饮服务、骑马驾车拍照、旅游纪念品等摊点,几乎每个院落都有各种地道口的设施,游人可免费参观,主人靠提供道具服务挣钱。有的大院落还自己圈起来,收费参观。总的感觉有点乱,商业化气息浓。
中午,回到市区,保定券友为我们送行,王站长夫人郭淑坤女士也来助兴,想不到的是头一天和我们道别,说要去石家庄的陶会长,也出现在现场。桌上各种保定地方特色的菜肴让我们直呼过瘾。加上第一天张全保老师带我们品尝的白肉罩火烧等地方名品,第二天品尝的满族风情菜肴,真的感觉此行口福不浅。
在席间,我们谈论最多的是券研网及券界发展的有关问题,相互之间交换意见直抒胸臆,许多看法都有共识。说实话,十年来通过券研网的沟通,我们之间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对许多券界发生的事件都能及时交换意见。为了券界的发展,以王建池站长为核心的保定券友,在券界高层组织涣散的形势下,通过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全国券友搭建了券研网这个交流的网络平台,吸引了一大批热爱收藏文化的人士,并通过长期的建设和坚守,成为券界积极倡导门券文化和理论研究的主力阵地,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辛勤地耕耘着追求和情感,收获着快乐和友谊,是券研网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心心相印。然而十年中,王站长不顾颈椎、腰椎的病痛,为此付出的心血,外人是很难体会到。陈明新老师是在券界推动电脑制作门券展集的功臣,为了帮助券友们提高电脑技艺和展集水平,在幕后默默地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恐怕他也说不清楚。多才多艺的陶万春会长,不仅自己积极撰稿,而且组织保定券协的会员,全力支持券研网开展的各种活动,是券研网的坚强后盾。踏实肯干的张全保秘书长,虽然话语不多,但无论走到哪里,总是闲不住,是个非常勤快的好后勤。和这些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朋友们相交,你会受到感染,你会受到感动,似乎自己也应该变得高尚。我为有这样的好朋友而骄傲!
这次我们在三地的行程,尤其是姊妹们组团外出旅游,几天的时间里每日相守,是父母去世十多年后相聚最长的一次。至亲之间互相谈心、相互关照、打趣逗乐、格外暖心,亲情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在承德期间,受到的热情接待,让我感受到了券友们给予的尊重和礼遇,确实让人感动,拉近了我们心灵间的距离。在保定期间,老朋友们尽心尽力的款待,使人感到是那样的真诚。和我同行的亲属们一再感叹,真想不到,一个小小的业余爱好,竟能产生如此深厚的友情,你们这个圈子,人的素质确实很高,一定要代表我们好好感谢热情好客的东道主。我不无自豪地告诉他们,券界自有真情在,这就叫券缘和券情。
通过这次三地行,使我深深体会到:亲情、友情不会因距离而疏远,距离割不断相互牵挂和思念。我会永远珍惜这些浓浓的情谊。
(全文完)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展厅前合影
展厅内合影
左起:妹夫、妹妹、嫂嫂、张全保、王建池、姐夫、胡保平、陈明新、姐姐、外甥女、赵玲
王科长亲自讲解
与王站长合影
电影中的经典场景
水井地道口探视
夫妻双双
陶会长补充几张现用全品门券
欢声笑语情谊浓
冉庄一个收费景点的门券
【编辑:张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