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来到一处地方,见这儿半山腰上,有一块天然的平场,风景幽美,便在这儿设台打坐,确是个修真养性的圣地,就打定主意,在此修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间一晃就是十年过去,太子朝朝暮暮,潜心静坐,也还未悟得一些儿道法,却吃了不少寂寞,孤独,受冻挨饿之苦,不觉灰心丧气,一时松散了志向,改换了念头,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大约走了十来里路,见路旁有一位白发蓬蓬的老奶奶,坐在一口水井旁边,双手抱着碗口粗细的铁棒,在井台磨砺,样子很是吃力,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太子觉得蹊跷,就上前问那老太婆磨这铁棒有啥使处,那老太婆抬起头来,对太子说:“我眼下急需要一根绣花针用,在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市的地方,买又买不到,只好磨这铁棒。”太子好生奇怪:“你这人也太呆板了,这么粗的铁棒要磨成一根绣花针,不知要磨到那年那月去?”那老太婆一听,笑嘻嘻地对他说:“你这人此言差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我就这样每天日日夜夜磨下去,终有一天功到自然成。”
太子听了,仔细思索,是啊,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老太婆已白发染鬓,半截身子入土了的人,尚且还有鸿鹄之志,我难到不曾有这种志气吗!这修仙得道也是要有功夫的,功到自然成嘛,对!我还当继续修练才是。想到这里,就返转身,重上山来。
后人根据这段史话,就把当初太子修练的地方,取名为“太子坡”,把太子遇见老太婆磨针的那口井,取名“磨针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