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坡和磨针井

湖北省:唐铁柱
显示日期2016-06-13;访问次数:413; 电脑端

   太子来到一处地方,见这儿半山腰上,有一块天然的平场,风景幽美,便在这儿设台打坐,确是个修真养性的圣地,就打定主意,在此修练。

proxy_缩小大小.jpg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间一晃就是十年过去,太子朝朝暮暮,潜心静坐,也还未悟得一些儿道法,却吃了不少寂寞,孤独,受冻挨饿之苦,不觉灰心丧气,一时松散了志向,改换了念头,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proxy (1)_缩小大小.jpg

   大约走了十来里路,见路旁有一位白发蓬蓬的老奶奶,坐在一口水井旁边,双手抱着碗口粗细的铁棒,在井台磨砺,样子很是吃力,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太子觉得蹊跷,就上前问那老太婆磨这铁棒有啥使处,那老太婆抬起头来,对太子说:“我眼下急需要一根绣花针用,在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市的地方,买又买不到,只好磨这铁棒。”太子好生奇怪:“你这人也太呆板了,这么粗的铁棒要磨成一根绣花针,不知要磨到那年那月去?”那老太婆一听,笑嘻嘻地对他说:“你这人此言差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我就这样每天日日夜夜磨下去,终有一天功到自然成。”

    太子听了,仔细思索,是啊,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老太婆已白发染鬓,半截身子入土了的人,尚且还有鸿鹄之志,我难到不曾有这种志气吗!这修仙得道也是要有功夫的,功到自然成嘛,对!我还当继续修练才是。想到这里,就返转身,重上山来。

proxy (2)_缩小大小.jpg

   后人根据这段史话,就把当初太子修练的地方,取名为“太子坡”,把太子遇见老太婆磨针的那口井,取名“磨针井”。

编辑:王建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6-06-13 00:19:49

在全国众多的景区景点 都有很多大同小异的民间传说。 再加上文人妙笔生花的文采和导游天花乱坠的口才 景点的知名度也就与日俱增了。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6-06-13 04:59:47

富有哲理、寓意深刻的传说故事。谢谢唐老师!

姓名:伍勇; 时间:2016-06-13 05:37:57

赞!!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6-06-13 06:14:07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出处原来在这儿,谢谢铁柱介绍。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6-06-13 06:43:51

谢谢介绍!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6-06-13 07:22:01

欣赏了,谢谢介绍!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6-06-13 07:35:36

典故都会给人一种醒悟,其寓意非凡。谢谢介绍!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6-06-13 07:37:23

券友都是有心人,赞。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6-06-13 08:26:05

励志故事,值得称道!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6-06-13 08:58:05

好图好券好故事,谢谢唐老师!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6-06-13 09:01:23

激励上进的好教材!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6-06-13 10:30:49

谢谢介绍!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6-06-13 11:50:01

好故事,锻炼毅力和恒心。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6-06-13 14:20:32

故事好听,太子坡的九曲黄河墙好看。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6-06-13 15:03:00

寓意深刻的故事。谢谢唐老师!

姓名:章云; 时间:2016-06-13 17:22:44

看门券,听故事;习文化,增知识。

姓名:章云; 时间:2016-06-13 17:28:55

再配上太子坡和磨针井的门券就更巴适了。

姓名:寻波; 时间:2016-06-13 17:40:33

欣赏了,谢谢介绍!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6-06-13 18:21:38

欣赏了,谢谢唐先生。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6-06-13 21:01:48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励志好教材。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6-06-14 11:21:17

欣赏了。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6-06-14 17:20:01

功到自然成嘛!坚持不懈就能胜利!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