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今年能办好全国券展吗?
——重庆办好第19届展的可行性分析
西 牛
自从去年10月,重庆某君在宜宾表示,想在今年举办全国第19届券展的意向以来,券界朋友都跷首以待,希望这届孕育已久的全国展花落重庆,如期而至。
今年时间过半,第19届全国展QQ群亦已开通,近期我不断收到全国各地的券友们询问,打听重庆何时举办?以及能否办好这届全国展?有鉴于此,作为重庆展的一个知情人,我想从两个方面分析其可行性,也算是作为一种公开的回应吧。
其一,重庆能够举办第19届展吗?
我们先看看重庆办展的有利条件:
1、顺应了全国券友观摩最高级别大展的心理需求,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参与。
2、选择了靠近旅游业的正确方向,正在为举办全国展开辟一条快捷通道。
3、已经具备举办中型展览的场地,配备了部份多功能的展览框板。
4、初步形成了一支由券协+旅行社+收藏会馆组合的综合性办展团队。
5、办展人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如果敢于担当,舍得投入,可以填补办展经费缺口。
既然重庆具备了以上有利条件,如果早下决心,举办这届券展,应该不成问题。
其二,重庆能够办好第19届展吗?
在解析这个问题之前,先说明一下,为什么对重庆办展要提出这个近乎苛刻的要求。因为重庆举办者是券界“两朝元老”,属于重量级的人物。他已在12年前成功地举办过第14届全国展,如今再接再励,肩负着更高、更好地推动届展运行的历史使命。因此,本文着重强调重庆应当“办好第19届全国展”这个关键词,就不是刻意苛求,而是理所当然。
笔者利用今年 4月底,赴渝参与启动《渝·宜两地书画联展》的机会,考察过举办人选定的届展场地及周边环境,并在“五一”节晚上,收到和阅读了关于举办全国第十九届展的申办《报告》和《实施方案》。当时某君与笔者有过如下对话:
“我现在拍板,决定举办第19届全国展。”
“为何下此决心?”
“斗一口气!”他见我惊讶不已,接着说:“这届办完,不搞门票了,你也该退休了……”
某君语出惊人,联想到之前他说过的,要把这届展办成"空前绝后"和“四箭齐发”的办展攻略,我沉思很久,真的是无语了!
经过再三思考,反复考证,笔者有理由,也有责任指出制约重庆今年办好届展的不利因素:
一、申办程序违规,届展可能“流产”。
1、向政府申办全国性展会的单位必须是合法的社团组织,而“重庆市旅游协会门票文化分会”还是腹中胎儿,并不具有申办资格。因此,直辖市政府的职能部门是不会批准的。
2、申办报告没有向全国券联盟提交,不符合全国届展的申报程序,有悖于券界常规。
3、重庆报告和方案未将全国券联盟列为主办单位,令人匪夷所思。众所周知,全国券联盟审批全国届展是必须的前提,否则不能冠名第十九届全国展。这里应当指出,虽然方案上有委托“全国券联盟理论部”承办研讨会的条款,但理论部只是全国券联盟的一个部门,不能代表券联盟。
这纸先天不足的“申办报告”和“实施方案”,已经成为重庆办好届展所潜在的最大制约。显而易见,如果全国券联盟在重庆届展缺席,券界多数人难以接受,这将重创该届“组委会”的权威性和号召力,其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也不言而喻。
二、重庆届展还删除(至少是忽略)了门票交流活动,这可能抑制一批人的参展积极性,让券商望而却步,锐减人气。
三、选定的展览场地(室内展厅和大部分室外屋檐组合)大约300来平方米,与全国届展场所尚有一定差距,需要扩大和完善。
四、重庆启用非标展板,是导致8片一框和两种贴片混展的直接原因,对于全国届展这种翻来覆去的规制混乱,参展者难以适从,或将造成某些9片一框的佳作弃权参展。
五、展场地处开发新区,人气清冷,由火车站、汽车站通往展场的交通很不方便(笔者今年5月从菜园坝火车站打的去展场,排队待车75分钟),极大地限制了展览的社会效应。
六、以“红”命题征集面窄,加上展场展线的制约,估计渝展的规模和今年5月的江苏省展相当,与“最高级别”、“综合性”的全国届展存在着客观的差距。
七、筹展准备不足,时间过于仓促。
历史经验证明,筹备和办好全国届展,恰似“十月怀胎”,否则先天不足。从去年10月至今,重庆人举棋不定,错失了8个多月的准备时间,即使立即进入实质上的筹备,也已经为时太晚。因为3个多月时间,很难完成一项协调多地域、多层次、多内容的届展系统工程。这也是制约重庆今年办好第19届展的主要原因。
八、重庆今年办好届展的主观约束。
办好全国届展,还有一个主观因素,制约着重庆不会出现骄人奇迹。
恕我直言,今天的重庆某君,已不是12年前那位“魂系券界"的办展人了,如今他的收藏人生坐标已经移位,被定格在“品玩天下”的方孔里。他曾经告诉我,离开券界,他才在品玩天下会馆的发展中找到了自我价值和收藏的真正乐趣。其君的这种观念转换,本来是明智之举,无可非议。我只是想以此来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说明这是今年重庆很难办好届展的一个主观原因。换句话来说,现在的他不可能投资十万八万,耗尽心血,浪费时间,去经营管理券界这一大片颗粒无收的庄稼。或许,这才是他“四箭齐发”办届展的心理驱动。可以说,重庆能否办好届展,在某种程度上全在于这位主办人的决策观念。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斗胆指出,丢失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某君,今年办不好第19届全国展。
九、关于办好全国届展的标准。
本文多次强调办好全国展,这就钩沉一个怎样才算“办好”的老问题。虽然历届全国展览的水平各有千秋,但都是多数人满意,基本上呈“芝麻开花”的趋势。笔者认为评价全国届展应从实际出发,因为举办届展存在大背景、时机、地域、旅游资源、人脉关系特别是举办人的策划目标等多种差异,加之评论者的角度不同,很难形成统一的评判口径。所以不能一慨而论。
不过,对于今年重庆能否办好全国展,无论进行横向或竖向考量,倒是很有可比性的。譬如说,比较同一个人在同一城市先后举办的两次全国展,不会很难。券界多数人是会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对比和评价的。所以说,如果今年的重庆展在总体设计、展览规模、活动内容、展品质量、旅游安排、后勤接待、纪念品发放上还不如12年前的那届重庆展,大家能够说办得好吗?
十、希望重庆办好第19届全国展
笔者提交的这份可行性分析,不是拆台而是补台的。因此,从商榷和支招两方面,提些建设性意见:
(一)商榷
1、今年重庆展,真的是万事俱备,只欠旅游局那纸批文吗?凡是认真思考的人,都会得出一个结论,即便是今年重庆举办了,也是重庆人又多一次办过全国展的“名气”,并无多大的积极意义。既然如此,笔者当劝某君:今年别办了,要办明年办。
2、以‘红’命题的主旨,从理论上讲是切合今年的95周年党庆和80周年红军长征背景的,但与旅游的现实关联似乎不大。因此这把红钥匙,可否开启旅游局的大门,还将有何周折,笔者不得而知,我们试目以待。
可否另辟蹊径?比如借势明年重庆直辖市成立20周年办展,或许更加有利和可行。
3、改变“斗气”办展的心理驱动。券界的发展理念和学术研究的分岐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正常的。应当因势利导,或顺其自然,允许多类并存。不然,神仙斗法,券界内耗,办不好大事情。
如若是改"斗"气为争气,为弘扬门票收藏文化而争气争光,把追求“为人民服务”的正气和底气充分张扬,那么,笔者相信这届展览才能办出空前的水平。
4、调整“多箭齐发”的办展思路,抓住届展大方向。
在全国届展中渗融多项经营性内容,应当谨慎。全国届展不是邀请展,不是多项联展,更不是展销会,搞不好可能变味,目前券界多数人难以接受或不认可,展中展后难免非议多多,30多年形成的思维定势,一两次展会能改得过来?三思吧!
(二)支招
1、今年必须完成的三件准备工作
其一,成立重庆市旅游协会门票文化分会,以此资格申请办展。
其二,利用明年重庆直辖市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为契机,争取政府列项,把办展经费纳入明年的财政预算。
其三,完善《申办报告》和《实施方案》,按正常申办程序走。
2、重组明年届展的组织结构
2.1 如果政府批准,走“公助民办”的老路,请政府搭台,唱届展大戏。
2.2 如果某君的心还在品玩天下馆内徘徊,那么请当好这届展的设计者吧,为了办好届展,请考虑转换并推行复合型的组织结构。比如,请林必忠出山,走旅游局与市政协联合主办这条捷径。这样某君可以两头不误,又为券界办了一件大事。或还能破解经费短缺和展场硬件这两大难题。
3、化解制约因素,变消极因素和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此处不再展开。
4、群策群力办届展
重庆主办人如要办好第19届全国展,首先要有“舍我其谁”的底气和志气,同时又要明白单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应当依靠重庆本土的团队,欢迎就近地域兄弟协会的支持,争取券界相关组织加盟,实行组织“志愿者”的好办法。
笔者希望重庆人揪准时机,提前准备,从实际出发办好第19届全国展,因此逆耳忠言,坦率相谏。要办好这届大展,重庆的朋友们非常辛苦,付出非常之大,但你们为券界办好了这件大事情,必然青史留名,券界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