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感悟(3)浙东行

方文洲
显示日期2016-09-09;访问次数:418; 电脑端

浙东行
     上小学三年级时,班上转来一位新同学,听老师讲是宁波人。我们成为好同学后问他宁波在哪里,他告诉我宁波很远,在大海边,要坐火车或坐船到上海再转车一下子把我弄糊涂了。那时我们对地理没有任何概念,但我有个比较,反问到有广州远吗?他也没有什么概念,回答得肯定:当然比广州远多了,那是大海边。幼小的心里埋下了大海边的宁波。有次问父亲大海什么样,离南京远吗?父亲望着我说:你见过大海,广州就是海边啊!我很高兴的告诉我的同学,我也见过大海。同学不信,我们请老师裁决,老师的回答让我们都高兴不起来。老师说:宁波虽在大海边却没有广州远,也没有广州大,而广州不在大海边,却有珠江。老师真有学问,但我还是没见过大海。我输了,当知道广州比宁波远,又似乎赢了。直至小学毕业了方知宁波也不在大海边,但大海已定格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童年是天真的懵懂。
     八十年代中期,我独自一人从上海乘火车来到杭州,后又来到一座小城这就是国人熟知的历文化名城—绍兴。
     说来也怪,绍兴虽然是小城,但在近现代却涌现出许多名人,如清朝末年和民国时的画家任伯年,学者李慈铭,平歩青,姚振宗,蔡元培,徐锡麟,秋瑾,陶成章,鲁迅。这些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在各领域大显身手,在绍兴这个小城如雨后春笋。从而又有一大批在文化,艺术,科学,教育等方面出现顶尖人才,其中有杜亚泉,王子余,陈半丁,经亨頣,刘大白,马寅初,周作人,许寿裳,马一浮,周建人,竺可桢,范文澜,陈建功,孙越崎,孙伏园,许钦文,朱自清,夏丐尊等,这么多精英都出自小城绍兴,令我折服,就是绍兴人也感到吃惊不小,难以置信。是什么缘故让座水乡小城孕育出这么多杰出精英,难道正应了地灵人杰这句谶语。如此一个小城,居然有含金量如此高的名人,我想这一定是个谜,据说有关学者已把这现象做为课题来研究,是否有结论已不重要,绍兴带我的不仅是鲁迅小说中的鲁镇,也有孔乙已穿长衫喝酒的咸亨酒店。
     当我漫不经心地用鞋叩打着不知经历过多少朝代的青石板路,走过一条狭窄而阴暗的弄堂时,我也许不曾意识到,就在我的脚下,土地爷正在期期艾艾地向我讲述一个历史典故。当我聚精会神地透过相机的目镜,沿着千年河道的水流,对准远方三孔石桥的镜头时,我却油然地嗅到水乡的乡土气息。
     八十年代绍兴并没有形成旅游城市,纵贯主城只有一条路,在这条路上有周恩来祖居,有东昌坊周家新台鲁迅故居,有观巷大乘弄青藤书屋,有和畅堂二十三号秋瑾故居等,这些故居在当时并不对外开放,可以凭介绍信进入参观。

     所以我重点介绍在东南4公里的—禹陵。我常想写游记都会牵扯到历史,虽然说我对历史较熟悉些,也恐被人说卖弄,故此只能从内心去解读历史。禹庙如此,史籍记载,夏启和少康都曾建立禹庙。我看到的是1934年重建的,仿清代木构建筑形,重檐歇山顶,画栋雕梁,金碧辉煌。内有大禹立像,像前楹联上书“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令我最为关心是的明代翻刻的岣嵝碑,因为上考古课时,教课书上有图片说明,据说是碑传是夏禹治水时所立,共有七十余字,非篆非蝌蚪文,难能考释。另外,窆石亭中的窆石,高2米,顶端有圆孔,传为禹下葬时所用。这两处遗迹很重要,我一直认为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里程碑。
     都说遥远的东方有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科学家相信恐龙,而不相信中国神话中的真龙。但是,东方的这条龙却是确实地存在的,它在九州四渎,它在五岳四镇,它在长江黄河,也许说得更切和具体一点,它在会稽山下大禹陵中。中国的帝王事业和朝代正是从这里起歩的。这仅是我个人观点,供史学家商榷。
     甬城—宁波真是一个好城市,丫字形的河流将城市分成三块,西北向叫余姚江,东北向叫甬江,南向的叫奉化江。以甬江最大,故宁波简称甬。宁波人讲话很难听懂,说话似带音乐声,这给相声演员提供了不少抖包袱素材,语言并不妨碍我对这座城市游览。城南有一条小街叫开明街,著名的天封塔就矗立于此。

      说到天封塔宁波人引以为傲,他们称塔为唐塔,当然是唐建的,元和清又重修,1957年维修时发现了一些历史文物,这就更显得重要。一般来说,著名的塔或皇家筹建的塔都可能在塔基有地宫,藏有重要文物。据考古报告,象陕西扶风的法门寺塔,南京大报恩寺塔,杭州的雷峰塔等出土的文物都动史学界甚至国际课教文组织。因为佛教礼器会在佛教世界受到极至推崇。
     宁波另一处胜迹令宁波人更骄傲,它就是护城河边藏书楼——天一阁。进得此门便可见到藏书楼主人石像我深深向范钦鞠三躬,你为读书人收藏了七万卷书,使后人有书读,难怪浙江人个个都有学问,出了许许多多的重量级大师。也为浙江藏书起到典范作用,所以浙江境内的藏书楼比其它省都多,如安陆氏“皕宋”藏书楼,钱塘丁氏“八千卷”藏书楼,南浔“嘉业堂”藏书楼等,这些藏书楼滋养浙江人的智慧,当然也熏陶了邻省人脉。
     我在天一阁认真的看每个展橱,也感叹范钦藏书,访书的艰辛历程,也知道藏书易,保存不易。藏书楼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劫难,也在抗战中受到炮火摧毁,也在动荡中藏书被盗,流失,弃之护城河中。我常想一个民族如果把自己的文化视为糟粕,这个民族的文化就将衰败。马未都曾说过,中国文化是最好的文化,中国的文献是世界最好的文献。我想这也是天人合一的标签。
     临别天一阁购一册“范氏宗谱”,带回家再细细品读范钦收藏的心路轨迹,这会给我启示,也是浙江人的精彩所在。

 

 

 

 [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6-09-09 00:27:46

拜读了……

姓名:杨 帆; 时间:2016-09-09 03:36:33

大手笔,好文章!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6-09-09 05:25:58

浙江东边临大海,沿海城市何其多。 水乡城市数绍兴,绍兴名人史上说。 周家育出周恩来,共和国之总理坐。 各姓名人数不清,功昭千秋贡献多。 史前大禹治大水,禹庙昭示明明德。 宁波三江分三块,三小流域故事多。 天封一塔称唐塔,出土文物惊史界。 范钦藏书天一塔,七万卷书榜样做。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6-09-09 06:01:32

拜读了,给人以启迪。谢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6-09-09 06:22:51

绍兴去过不下十次 宁波也去过多次 很喜欢这两座城市。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6-09-09 06:50:55

另类旅游游记,更像有哲理有丰富知识有深邃内涵的散文。谢谢详细介绍!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6-09-09 07:01:29

点赞!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6-09-09 07:43:06

游记好引人阅读。宁波只去过阿育王寺和天童寺。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6-09-09 07:56:28

写得真好,拜读了!

姓名:叶建国; 时间:2016-09-09 08:11:59

启迪心灵、引人入胜。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6-09-09 08:31:38

好游记,好文笔!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6-09-09 09:14:40

点赞!

姓名:未登记; 时间:2016-09-09 09:46:06

好文章拜读了!谢谢!!!

姓名:伍勇; 时间:2016-09-09 09:46:23

谢谢!!!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6-09-09 09:53:52

慢读慢品好文章。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6-09-09 10:07:10

人杰得益于地灵,地灵源于文化氛围。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6-09-09 10:24:52

好文章!拜读,勾起到浙东一游的愿望!

姓名:雨人; 时间:2016-09-09 10:35:17

浙东好地方!!!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6-09-09 11:40:45

绍兴——鲁迅的故乡,向往的地方!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6-09-09 12:07:35

谢谢大家的鼓励。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6-09-09 12:36:36

欣赏了,美文!

姓名:高兴武; 时间:2016-09-09 17:27:18

券靓,文妙。欣赏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6-09-09 17:27:57

好地方!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6-09-09 21:36:34

拜读了!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6-09-09 22:05:08

到宁波只去了保国寺便开始了奉化之旅。谢谢介绍!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6-09-10 09:37:46

谢谢介绍!好文!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