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公园——红领巾公园(补充版)
北京 崔艳红
说明:我于2012年6月投稿网站《家门口的公园——红领巾公园》,由于当时对网站投稿图片要求不慎了解,丢失了一些图片,还是王建帮我配了一张门票。其实我是按照门票上的图案实地拍摄的风景照片,这样门票上景点更直观、印象更深刻。受赵廷文《表里山河 一票一景——券说山西》一文启发,重新整理此文,希望大家喜欢。
不知道大家是否见过北京的红领巾公园门票。
20世纪50年代,朝阳区八里庄地区建起了“纺织城”,居民多是工人,平日里工作辛苦,到了休息日,需要有放松身心的地方。于是1958年,由八里庄街道办事处牵头,因地制宜,以窑坑为中心建设公园,修好了南大门、码头、秀水亭、长廊和连湖桥,湖水面积约330亩。在工程期间,附近学校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少先队员挖湖、植树、种花。
为了纪念少先队员做出的贡献,公园被命名为“红领巾公园”。竣工后,附近居民来这里划船、游泳。听老人说,那时的红领巾公园没有太多的娱乐设施,花草树木比较多,湖水也很清,更像是现在的郊野公园。


几次改建后的红领巾公园,以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教育场所和健康成长服务为主要功能。1999年开始落成了少年英雄雕塑群像,将中国革命不同历史时期的杰出少年英雄人物的故事,展现在红领巾游客面前,激励当今儿童奋发向上。
我是在“纺织城”出生和长大的,现在又居住在“纺织城”,应该说对红领巾公园是相当熟悉了。上学的时候,学校有时候在红领巾公园组织大队会。我的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带他来到公园,给他讲少年英雄的故事。

红领巾公园既没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又没有那么“娱乐”,可是对于周边的居民来说,是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特别是2006年7月公园免费开放以后,游人一下子翻了倍。

现在的红领巾公园,每天早上游人如织,有唱歌的,跳舞的,还有敲鼓的,都像是业余团体在活动。锻炼的人们在公园里走圈。还有不少带孩子的,孩子们在公园里跑跑跳跳,开心的玩耍。有天我碰见了同事汤师傅推着小推车,车上坐着他的小孙子。汤师傅对孙子说“叫奶奶”。小孩张了张嘴,没有出声,原来还不会说话呢。


按照规划,将来从颐和园昆明湖乘船,可以沿亮马河到达朝阳公园,再进入红领巾公园,经二道沟可以到达通惠河。泛舟于古老的京城,一定很惬意!我们热切盼望着那一天的到来。


欢迎您到此一游!
[编辑 崔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