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国际大都市石家庄都不顺,大概和它命中八字不和。水上公园站等公交327路和322路去毗卢寺,等了1小时40分,望穿秋水,车就是不来。给公交调度总站打电话,结果告知一路停运,另一路因修路改道运行。
毗卢寺位于上京村,庄里古迹资源寥寥无几,它理所当然被奉为神明。庙里就我一个游客,专场的享受并不祥和美妙,这里不让拍照也就算了,关键是开门的票妹,不停的催促你,不愿让你在殿里多待,陪你根本不娱乐,多耽误她玩手机啊。
毗卢寺始建于唐,历代重修,现在的建筑格局有释迦殿、钟鼓楼、毗卢殿和大殿遗址等,塑像和壁画也就保存在那两殿里。释迦殿坐北朝南,面开三间,重修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里面壁画有80多平方,绘有佛本生故事,殿内光影昏暗,外加壁画多漫漶不堪,看起来颇费眼力。塑像有释迦佛塑及背后的观音、文殊和普贤三菩萨像,皆为明代遗物,佛弟子是近年来补塑的。
毗卢殿是毗卢寺的灵魂所在,这个小殿面阔三间,前后出厦,没有斗拱,屋顶却为素瓦庑殿式,前面抱厦是歇山式,山花向前,有似正定摩尼殿,后面抱厦为单坡式,是主殿坡顶的延伸,整个建筑颇有特色。殿内正中为毗卢佛,形象并不高大上。四周山墙画有水陆画,有120多平方,佛儒道三教500多神祗汇聚一堂,故事庞杂,画风洗练流畅,并配有题记。
院内还有不少明清碑碣,如正德、嘉靖年间《重修毗卢寺记》碑等。这里还搜罗不少旧物,陀罗尼经幢残柱、唐代墓志铭盖,及其他佛头、佛像、上马石等,他们都散落在院中,这些倒是可以自由的拍。
2012年3月拍于河北省博物馆,临摹毗卢寺壁画局部。
=============================================================================================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旧址位于中华北大街55号,满心欢喜的乘公交赶过去,结果告我不开放,时逢礼拜三,他们每周二四六才开,而且保安还郑重的告诉我,这是央行规定的开放时间。我还想,你咋不说这是联合国规定的呢。好说歹说才让我进院拍个国保碑。国际庄乏善可陈,一个破楼都敝帚自珍,真让人匪夷所思。
旧址主楼坐东朝西,中间三层,屋顶为中式风格,两翼平顶两层,上下各开12扇窗户,是个外表青砖的小楼,1940年开工建设,10个月后竣工,当时为日伪华北建设总署石门河渠工程处。1948年人行总行从西柏坡迁至此楼,并在此发行了12种面值、60个版别的第一套人民币。使用了10个月后,总行搬至北京,这里央行的使命结束。
院内有南汉宸和董必武立身塑像,南汉宸是首任央行行长,董必武是提议成立中央银行发行统一货币,并建议使用“中国人民银行”这个名称的第一人,也是第一套货币上汉字题写人,不过他的书法不如马文蔚,显得拘谨约束,马文蔚的书法苍拔遒劲,有几分汉隶的味道,今天的人民币上依然在用。
这里也曾经做过其他功用,在腾退了饭店后,变成了央行成立旧址纪念馆暨河北钱币博物馆。撩开门帘,拍一张楼内照片,就遭到保安呵斥,这类鸡肋国保,其实拍拍楼已足够,根本没有遗憾。不过另一个保安还不错,送我一张免费门票。
【编辑: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