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枚门券是岳阳楼门券摄影版(见照片),和上期岳阳楼门券绘画版构成“同景”门券,放在一起欣赏更有味道,今给朋友介绍范仲淹反弹琵琶的传说故事续篇。
1050年,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又再次发生大饥荒,饥荒面积大,影响范围广。作为太守的范仲淹不但没有集中全力筹集钱粮,加大救济力度,和上次一样另辟蹊径,“冒天下之大不韪”作出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大灾当前,他竟然沉迷于大大小小的划船比赛,不但举行盛大的仪式,自己还天天往来于比赛现场,摇旗呐喊,观看赛事。在他鼓动下,从春到夏,比赛不断,热火朝天。他还利用当地富商大户信佛的特点,召集各寺庙住持,他动员说:“灾荒之年,工价便宜,有利于搞工程、兴土木,是修葺寺庙,积德行善难得的时机”。于是,各地寺庙纷纷响应,翻新修寺庙,大搞土木工程,不少大户人家也看到工价便宜的特点,也开始修粮仓,建房屋。他的这种做法,许多官员反对,说他大灾之年不顾百姓疾苦,却大搞赛事,大兴土木,把他告上朝廷参他一本。范仲淹则囬折皇上:“大灾之年,流民遍地,为长之计,必先为灾民找出路,想方设法让百姓有活干,能自己赚钱糊口,这才是上上策,我提倡赛事,因为比赛要用舟船,主办商就出钱造船,造船、比赛需用工,灾民有活做了。大兴土木,也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也印证了他的做法是高明的。又是一个“反弹琵琶”之举,还真的能“成正果”。朝廷明白了范仲淹的用心良苦,不但没有责罚他,反而褒奖了他。
范仲淹的这种做法,用现代经济学来概括,就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那个时代范公不知有“拉动内需”这个词,但利用这个道理解决“经济危机”,千年之前的范公并不比当今的经济专家逊色多少。他“反弹琵琶成正果”的风格,和他的文学风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永载史册,流芳后世。
朋友,待看下一个传说故事,且等老叟下文分解
【编辑: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