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海扬帆》出版信息集锦(6) 倾情奉献的师长
——刘向东先生与《券海扬帆》二三事
集纪念性、指导性、资料性与一体的《券海扬帆》一书,不但成为券界当前的热门话题,好评不断,而且在全国门券收藏书籍的出版历史上也将划上浓重的一笔。在全国券友的一片喝彩声中,我们更应该感谢的是为《券海扬帆》顺利出版而倾情奉献的总体设计、编审刘向东先生。
《券海扬帆》一书从酝酿编撰到出版发行,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此间,刘向东先生介入长达11个月,从总体设计、编排审校到印刷出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本人笔拙,难以用文字全面表述刘向东先生为出版此书做出的奉献,仅撷取其中几个节点的镜头奉献给券友们,以表达对刘向东先生的崇敬。
源于券缘的约定
在纪念保定券专委成立暨券研网开通十周年之际,组织编撰一本纪念册,早已是券专委和网站编辑部领导们的共识。大家自信,编撰这样一本纪念册,我们不缺少内容,十年来,券专委和网站丰富多彩的活动给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不缺少资料,券专委和网站资料库保存着充盈的文字和影像素材;我们不缺少编撰人才,多年来,在券专委和网站编辑部周围,已经聚集起了全国券界理论研究的一批精英;我们不为印刷经费犯难,大家深知广大券友们对此事具有足够的热情。唯一感到欠缺的是设计经验。对这样一本将涉及纪念性与指导性与一体,文字与图片混编、黑白与彩页穿插、诗词与论文同在的大型综合性书籍,需要精于怎样从总体上设计、怎样从具体篇章上编排的设计。于是,大家决定聘请一位“高人”,加强编撰队伍、领帅设计工作。我们一致想到了全国券联盟理论部部长、宜宾券专委会长刘向东先生。他文学功底扎实,撰写的论文在全国券界屡屡获奖;他艺术素养不凡,有收藏研究书画艺术多年的功底,创作的门券展集多获高奖;他具有编撰出版书籍的经验,近年来经他策划编辑出版的多册书籍受到读者的喜爱;更重要的是,他有甘于奉献门券收藏事业的高尚精神,这一点已经被券界奉为美谈。够了,以上几点足够受聘资格了。
2015年9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旅游门券收藏邀请展”在宜宾举办。笔者除了协助邀请展策划者刘向东组织活动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受托与刘向东老师商谈,请他帮助策划出版纪念册之事。
刘向东对王建池说:受聘无条件
聘请方求贤若渴又心存忐忑,不知受聘方可否接手这种没有任何报酬的“聘请”?因为刘老师一旦接手在宜宾操办,他将远离上海家人的照顾,单独面对生活和身体方面无人照顾的实际困难。
刘向东老师欣然答应了这件“苦差事”······
《券海扬帆》顺利、圆满出版,见证了刘向东老师无条件践诺约定的高尚品德。
纲举目张的设计
按照纪念册拟设计300页的方案,我们从协会成长篇、网站组织篇、网站发展篇、优秀券集篇、论文集萃篇、券谊抒怀篇和附录等七个方面汇集了文字163000多字,优选了照片170幅,门券120枚,纪念封12枚,获奖门券展集首页56幅,插图40幅。然而,这么多素材,要怎样梳理并均衡的布局到一本书中?这本纪念册的装帧设计是定位在精美还是雅致?版式设计怎样去顺应文本规范又体现门劵书籍的特点?总之,设计者按照主编创(创新、彰显个性)、可(可读,可以吸引读者眼球)、贴(贴合书稿内容、贴近读者)的三字思路,进行了颇富想象的构思,提出了《劵海扬帆》的后期编辑计划:
总纂草案首页
经过刘向东老师四易其稿、反复征求意见完善,包括专门邀请宜宾市文化局有关专家和本市相关艺术家座谈并征求意见,而后精雕细刻,最后成就了大家看到的《券海扬帆》一书。
成书后的目录(第一页)
对此,券友们在评论中给予了高度赞赏:“全书十一篇三十目,扬扬洒洒,气势恢宏。”“各篇目标题提纲挈领,朗朗上口,贴近内容。”“装帧及印刷堪称精品!”
诗书藏家的情缘
邀请著名书画家题字作画嵌于书中,是提升《券海杨帆》档次的重要条件之一。对此,刘向东先生既有设想,也有能力做好这件事。凭着他在宜宾书画艺术界几十年的良好人脉,他成功邀请到了中国书协会员、四川省书协副主席、宜宾市文联主席黄泽江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宜宾市政协戎州诗书画院副院长喻正元先生,宜宾市翠屏书画院职业画家满一鸿先生和翠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刘家新先生等四位艺术家为《券海扬帆》题字、作画。
黄泽江先生题写“莲池溢彩 绣网罗珍”
喻正元先生创作《荷韻》
大家知道,当今社会大环境之下,拿到这些大腕艺术家的作品,需要不菲的“润格”费。大家同样清楚,就《券海扬帆》编委会的经费实力而言,我们根本不可能付出高额的费用、也没有能力送上贵重的礼品去酬劳创作人员。
让我们欣喜的是,刘向东老师做到了!他凭着多年在宜宾市艺术界的人格魅力,凭着多年来积攒的人脉关系,凭着他的一片真诚(无数次的沟通)与勤奋(无数次的拜访),感动了这些艺术家为我们提笔创作,感动了这些艺术家为我们无回报倾情奉献!
满一鸿先生创作的《清韵图》
刘家新先生创作的《荷塘清趣 券网雅缘》
一丝不苟的把关
为提高功效,从已备资料进入印刷厂设计室开始,刘老师就每天乘公交车到印刷厂“上班”,坐在电脑前指导、监督排版人员精确录入、排版,大到总体布局,小到页眉页脚,诸项指导,逐页校正。
刘向东老师(中)督导排版
按照印刷行业规矩,校对程序上要执行“交叉三校制”。 从对接印刷排版到排版清样,刘老师一方面把校对稿电子版发给远在保定的主编,按照分工安排各位副主编及相关编辑逐篇校对,主编再将校对稿汇总发回宜宾,接着刘老师督导印刷厂排版员修正电脑中的资料。对重要节点,刘老师晚上回家后还要孤灯寡影下加班重点检查、修改、标注,力求准确无误。
挑灯审稿心自安(选自刘向东微信)
查我的编撰工作记录,从2016年5月27日编撰资料与印刷厂对接排版,到6月29日三校稿结束,整整34天。这段时间里,刘老师放弃了参加市里其它活动,白天跑印刷厂,晚上在自家别墅加班校对。这种忙绿、这种清苦是局外人难以想象与理解的。当我为此表达不安与愧疚时,刘老师则大度的表示“我校订纪念册的环境很幽静,屋内清静无人扰,窗外江(金沙江)山(翠屏山)夜景美。”并随即拍摄一张夜景发给我欣赏,以期抚慰我不安的心情。
夜色初上景怡人(选自刘向东微信)
高于常人的休养
为了与女儿一家共享幸福生活,刘向东老师夫妇已经移居上海几年了。原来居住多年、坐落在宜宾市长江大道12号的空中别墅,已经成为刘老师的客居。
一位年逾古稀,身体患有膝盖半月板严重损伤、退行性膝关节炎、白内障视物模糊等疾病的人,因为他承诺编审此书,每天独身要上下七层楼、每天要自己解决饮食和打理个人卫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难能可贵的是,刘老师心态年轻,精神矍铄,心胸豁达。奉献券界、相助朋友的良好心态支持着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一个又一个困难。请看一段笔者与刘老师的微信聊天记录:
时间:6月25日 晚上19.59
王:昨晚宜宾暴雨,您的别墅在顶层,没影响吧?
刘:放心!有影响我也不会磨你的“洋工”。
王:我倒想让您磨“洋工”啊,您也好好放松一下。可您心里有火啊!
刘:天天都有好心情,自拍一张晒给你看,没整过容哟!
刘老师自拍照(选自刘向东微信)
王:气色很好啊!一位慈祥的老学者,牺牲自己,奉献券藏!
刘:又来了!我才知天命,还未到耳顺之年!
王:联合国新标准:您刚刚搭上老年人的边,叫做“年轻的老年人”。
刘:是啊?!来吧,到我这里吃椰子糖、品清茶、看翠屏山落日、听金沙江放歌,欣赏你的宝贝儿——《券海扬帆》!
王:好心态!
刘:心灵充实!
佩服,真的是很佩服!如此良好的心境和休养,加之年轻时体育健将(曾是国家游泳一级运动员和游泳教练)的身体基础,使刘老师的心理年龄和外在容貌及体态较比同龄人年轻了许多。难怪许多券友觉得他活力四射、都以为他是六十岁左右的人呢!
到顶了,真棒!(2016年8月于广西龙脊梯田金佛顶观景点)
在《券海扬帆》的编撰过程中,我们从刘向东老师身上深深的感受到:奉献是一种信念,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休养。常怀奉献之心的人真正懂得人生的快乐,心拥奉献之念的人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谛。因此,奉献精神更是一种力量。笔者更当以刘老师的奉献精神自勉之。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