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故城是国一,2014年“丝绸之路”的遗产点。在胜金口千佛洞旁搭了沪B、新A两辆车后到了胜金口汽车站,一看根本无车去高昌,无奈又挥手搭了维族小伙拉葡萄干的车,但他也只能拉我到三堡乡。在三堡乡徘徊等待了许久,最后给了13块才搭上了一个三轮,这般破费周折的才到了期盼已久的高昌遗址。
这位维族老兄驾驭三轮一如开飞机,狼奔豕突般激起烟尘一片,他把我放在西北角城垣旁边后就又绝尘而去。我一看此情此景顿时呆傻,壕沟、铁网将城墙圈围的滴水不漏,根本看不见进去票口。无奈只得走进旁边的村里问道,结果没一个人听懂我讲汉语。一小男孩似乎明白了我比手划脚的意思,身体力行的领着我顺壕沟走了5、6米后,在草丛中才看见了铁丝网有翻口,他示意我钻进去,然后一直往下走。进去后还琢磨,难道所有游客都是这般狼狈的钻网?
顺着西墙往南行,不久就看见一个树,树下三个维族小伙正在兴高采烈的吃烤肉串、抽烟、喝酒,刚开口询问,其中一袒胸露背的小伙用声色俱厉的口气说:“汉族兄弟,坐下!来来吃烤羊肉。”又一精瘦的小伙立马又用手搂住了我,我顿时不知所措。吃完烤肉后,我没喝酒,心里忐忑不安,他们三人用维语窃窃私语后又哈哈大笑,这更让我魂不附体。
瘦小伙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说,你别怕,不是所有的维族人都是坏人。他和我的来言去语,其实我都云里雾里。小伙拿出了身份证,一看上面是维汉双语,中文名字叫买买提·吐尔逊。我几欲离开,都被他正色阻拦。吃肉、聊天,此番情景经历了40分钟,临走送他一只棒球帽作纪念,终于离开了这几个热情似火的维族兄弟。
西城墙走到头后,我折向南城墙,南墙有3个城门,但2个已经封堵,依旧看不到进入古城的要口,在快到东墙的时候,豁然开朗,大遗址的进口呈现。但依旧疑云重重,没发现售票处,难道这个遗产免费?
高昌城是座古老的城池,平面呈不规则正方形,由外城墙和内城墙组成。公元前一世纪的时候,汉帝国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就在此经营。“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谓之“高昌”。高昌在经历了氐、汉、匈奴等短命王权的交替后,进入了麴氏高昌王和大唐高昌辉煌时代,而现今留存的诸多文化遗存,多为此时所赐。
我顺行的西、南城墙就是麴氏高昌时期所建。城墙基厚12米,墙体高达10几米,夯土筑成,有清楚的夹棍眼,外围有保存完好凸出的马面。虽多有残破,但威猛高显,不减当年。物极必反,经历了1300年的繁华后,当时已臣属于大元的回鹘高昌国终于在西北蒙古游牧的兵燹战乱中灭成荒城。
高昌故城遗落层面完整,这和我后来去的交河、乌拉泊、黑水国等遗址一样,就是废城的文化现象再没有侵扰,而库车的龟兹国遗址则在农耕和民居的双重挤压下变得面目已非,当你凭吊时,已无旧可怀。
走在高昌故城里,提示须按砖、木铺道行走,不能随意走游,起先大惑不解,随后就感知这座黄土城市是如此的脆弱,由于大新疆的干旱,它的地表和土垣都被风蚀成薄薄的壳,一脚踩上,瞬间齑粉。遗产后其更是名声远扬,游人如织,如果都是随心所欲的畅游践踏,那它的毁亡无需多时。
由于一整天体力的耗支,我只看了半城,西南角是个6世纪的寺院遗址,大门、庭院、楼堂的遗痕清晰可见,而东南角也是一个废寺,为回鹘高昌后期(12-13世纪)的建筑,它有一座模糊不堪的多边形塔和一个支提窟,是城内唯一保存有较好壁画的地方,可惜已封闭保护。洗尽铅华后就是极简、淡然,金黄的肌肤下是壮阔、苍凉,时间赋予这座古城质感,让它幻化出另一种生命力存在,这恰是每个大遗址迸发出的魅力。
继续往南出门,猛然发现售票口在地下,然后上楼梯到外面的停车场。这般设计颇得妙心,不与古城相突。此时大悟,无心插柳,竟让我省了70大元,免费看了高昌故城,临了检票妹妹还给了我一张门票做留念,真是太和谐完美的行程了。
==============================================================================================
交河故城又名“雅尔湖故城”,它和同城的高昌故城不仅是国一,也都是2014年的“丝路”文化遗产,也是吐鲁番倾心竭力打造的品牌景点。国五时,将故城沟西沟北墓地及雅尔湖石窟并入,这样交河故城成为1大项3小项的国保。第二天去这里,天空放晴,心情舒朗,一个澄净的空间在眼前乍开。
去此地也是破费心思,可以打车去,但无法打车回,最后决定15块租青旅的自行车骑行前往。往返25公里,这点距离不在话下,唯一担心受怕的是中途扎胎,那在荒村僻野可就是彻底傻眼了。好在一切安然无虞。
交河故城为车师人所建,是车师前国都城,车师和乌孙、龟兹、焉耆、大月氏、楼兰等都是当时的西域36国。450年匈奴沮渠安周灭车师前国后,吐鲁番盆地的政经中心转移到高昌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灭高昌,在交河设安西都护府,8年后郭孝恪击败龟兹国,把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今库车县),交河故城逐渐衰落。元末明初又遇战火,古城彻底沦为废墟。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人与物都是如此,都是一场游园惊梦。
从门票上的俯视图来看,交河故城似柳叶型,位于两条河床交叉环抱的地带,既可以把它看成河洲,也可以看成绿洲中突兀的黄土高台。它三面皆为自然危崖,无需建城墙,面南有缓坡直通下面的绿洲,绿洲上就是河流,又可以作为护城河,天险自成,走上去便可感知。车师人以此作都城,堪称有智之选。
交河故城最奇特的就是它是一个从生土中挖掘出来的城市,和山西平陆的地窨院异曲同工。在密实的黄土结构中,挖出街道和房屋墙壁,墙壁上搭上木头糊上泥形成屋顶,居屋始现。不同的是,其高于地表,墙垣纵横,而地窨院低于地表,非近处不得能见。
从南门进入,便是一条长300多米的南北大道,路西为坊曲民居,路东是官衙、贵族聚居区和部队驻扎地,主干道的尽头便是规模庞大的佛教寺院。大寺院偏西北是一小寺院,大寺院再往北就是塔林。一般游客都是到了官衙地带就折返,能去看寺院的已寥寥无几,而去塔林看的只有我和一对日本夫妇。
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一样,都是极为脆弱的景点,在景区里不能瞎走,必须按照砖道、木板道行走,这缘于它的生态环境。吐鲁番是中国最热、最干燥的地方,黄土本有粘性,但极度干躁后则酥化非常严重,土垣一脚踩下去就不再复原。如果放在中原,雨水的切割这块地方早就变成农田了。这个古城之所以保留完整,就是废弃后少有人侵扰。
交河故城正好处在中原出使西域的咽喉地带,各类人种、文化、宗教等在此交汇。形成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内涵。而那些所谓的德日英等探险家都曾纷至沓来,不会错过此地的。对于游人来说,更多是感知与凭吊,从城址遗落的景致来看,它比高昌故城更有魅力。
旅行的魅力就是经历和体验,和人生一样,虽多有波折,但也有收获。
【编辑: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