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的育新学校的多功能厅里,举办的课外活动名人大讲堂,300多名初中学生聚精会神听取丝绸之路的专题讲座。“漫游一带一路,拓展世界眼光”,讲台上方悬挂的这个条幅,点出了这次讲座的主题。

幻灯片封页

杨明威、陈祥明
这次专题讲座是由我和杨明威老师共同承担的。我主讲的题目是《丝绸之路古今谈》,从总体上介绍丝绸之路形成发展过程、古丝路经过的线路及重要的历史遗存、古丝路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一带一路”是古丝路的延续和发展。作为国家援外项目的翻译和画家,长期在阿拉伯国家工作的杨女士,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生讲了在丝绸之路上的见闻和感受。

陈祥明在讲解

杨明威女士向学生展示从叙利亚带回的木雕作品

育新学校的学生
为了使青少年形象地了解丝绸之路课题的内容,我从长期积累的丝路景观的券品中,选出有代表性门券,制作成幻灯片,并配上文字说明。这里有对开拓丝路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张骞、玄奘、郑和纪念地的门券,这里有武威、麦积山石窟、敦煌、玉门关、阳关、高昌交河古城等国内丝路沿线重要景点的参观券,还有延伸至欧洲丝路终点的伊斯坦布尓的索菲亚大教堂和古罗马斗兽场的门票。我在展示这些券品的同时,还穿插讲了个人在旅途中的见闻和古丝路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赏门券,听故事,通过对丝路的历史和沿线景点的介绍,帮助学生加深对延续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的精神的理解,提高对党中央当提出的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重要性的认识。

陈祥明的丝绸之路门券专题(1992年编)

国外丝路遗存的部分门券
课外活动名人大讲堂是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今年以来,这个研究中心充分利用首都独特的社会资源,邀请戏剧界的著名演员、体坛的世界冠军、邮品设计专家、有专长的工匠等人,来北京的几所重点学校,直接与学生见面,当众讲解演示,引导学生“扎下中国根,争当世界人”。这些活动开展,使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不仅学到课本中学不到的新知识,还能目睹名人的展示的才艺,开阔了视野,培养了个人的兴趣爱好。此举深受师生的欢迎。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