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画随笔
说起年画,这可是中国民间为庆祝年节而产生的特有美术作品。二000年九月三十日我收到天津民间收藏专委会孟昭怀先生的邀请,怀揣请柬远赴天津参加全国第十二届旅游门券收藏展。孟老的大红请柬印上了天津杨柳青的年画,这让我多少感到传统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在杨柳青,我和来自全国的收藏家们参观了年画“玉成号”博物馆。馆长霍庆有是霍玉棠之子,也是霍派第六代传人。馆长向我们介绍说: 他从八十年代起,继承父志用近三十年的时间苦心钻研勾线、刻板、刷画、装裱等传统技艺,掌握了全套杨柳青年画工艺,使得曾经几近绝迹的木版手工绘制的杨柳青年画得以复苏。我们一行人能看到馆藏的年画,都是工艺人不懈创作的智慧,让我心中泛起了涟漪。
那年画中的美女、娃娃、风俗、山水花鸟、戏剧、或松鹤桃、灵芝、莲花等祥瑞图案,一幅幅浓妆淡抹的画卷,散发出春的味道把阵阵馨香描在眉端;一缕缕的目光缠绕在年轮上,碾出日月星辰的影子;一片片田田的荷叶,绽放出淡淡的晕青,似乎每幅年画向我们诉说新的希望。
是的,把年画粘贴在新年里,如点燃成梦的灶火,用温暖团圆一家人的年夜饭,用沧桑温热每一杯酒,等待着新年的钟声与亲人们换盏交杯。
年画中的门神们,也不甘寂寞,他们守护着我们的幸福。钟馗、秦叔宝、尉迟恭、关羽来到我们门前,看着家家户户合家团圆,治平盛世,人心欢悦,他们也高兴得眉开眼笑,嘴角总是露出憨憨的笑意,这就是年画融化在我心里的那缕情怀……
中国年画产地除了天津杨柳青,还有更多地方也产年画,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如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山东潍县、山西临汾、湖南邵阳、广东佛山、福建漳州和泉州、台湾台南、四川绵竹和梁平。读者们,看到我列出这一长串名单,别以为我是年画研究者,我只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也说明我国年画分布广泛,在艺术上有着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年画,我以为从本质上讲还是民间美术的一种艺术形式,天津杨柳青沿用印刷加套色的半印半画的技术,即保持民间美术特点,又不会迅速凋落,更能很好的保存。我在杨柳青购买的二幅年画至今色彩鲜艳,过年总拿出来摆显几天,图个新年大吉,驱凶迎祥。



小帖士: 1、山东高密扑灰年画是将画稿以木炭在纸上扑描复制,保持原作性质。
2、本文使用的年画参观门票是四川绵竹年画博物馆发行。
二0一六年十一月十八日
于翠屏山房
[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