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好---新疆之旅随记 (七)
王运明
从胡杨林公园回来本应安排打道回府了,一时兴起“老大”有了去罗布泊的冲动,来到罗布泊的门前不进去,不觉得枉来一趟吗?我们“老大”是个性情中人,做事也是个雷厉风行之人,说到的事是一定要做到的。说起来容易,真正打算要进罗布泊,问题就一大堆,适合进去的车辆?专业的导游?必备的装备等等。我们一行可是一点准备都没有啊。回到库尔勒也是夜深了,好在有当地的朋友指点和帮忙给联系了两台越野车,也和若羌的朋友联系好了。这就算是进入罗布泊给我们仅有的准备,我们在不知前面会发生什么的情况下,第二天清晨稍做准备,来了个说走就走的旅行。
一、去若羌的路上
我们一行四人分乘两辆越野车出发了。出库尔勒市一路向南沿218国道前行,经建设兵团31-35团,塔里木河与国道并行,一路美景美不胜收,沿着国道和塔里木河两岸见到了我们前一天在胡杨林公园没有见到的那一片片绚丽的金黄,色彩映天边的景象,一路上我跟着摄影师老余大饱眼福,我拿起他的另一个“宝贝”拍个不停,车子一路走走停停,土丘上、沙漠里、河滩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过足了瘾,上的车来老余还余兴未了,还问家里的朋友来分享这份喜悦吗,鼓动他们打飞的前来抢拍美景。
进发若羌
进发若羌
沿途抓拍
沿途抓拍
沿途抓拍
二、进入若羌县城
到若羌已经是下午六点多,若羌县城不大,人也不多,极显得清静,据介绍这可是全国人口最少,面积最大的县(面积有两个湖北省那么大),车进县城后按照朋友事先的安排,找到坐落在若羌县博物馆里的第一秘境旅行社,其实这是一家官办不对外的特种旅游公司,他们以文物考察为主要任务,专门接待约定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虽我们是朋友关系介绍,对方接待仍显得不是那么热情,但也不排斥。我们要找的经理不在,只能与接待的人员商议进罗布泊的事宜。进罗布泊要求很多,对方首先提出我们带来的车不能进去,如果我们坚持要用自己带来的车,进去后的责任自负,按照接待方的要求和介绍,进入罗布泊每人一天的费用也不菲,此时,我们的“老大”就像着战前的将军果断的作出决定,现在不是考虑费用的问题,是如何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当天出来的问题,对方说到这都不是问题……。谈好协议、办好手续,大家如释重负,悬着的心情放了下来,由此我们带来的两辆车只好在此休息一天,协议谈好主人也客气起来,带领我们一行参观了早已到闭馆时间的若羌文物展览和楼兰文物陈列展览,这无疑给我们明天进入罗布泊进行了一场课补,接着又参观了明天出发的装备,什么卫星电话、抢险绳和其它工具,必备的饮用水、食物等等,万事俱备只等明天的出发……。
行前决策
进湖“伙伴”
三、走近罗布泊
若羌的清晨还是漆黑一片,五点我们整装待发来到约定的出发点,这时我们才见到了旅行社的李经理,四十来岁,很精干的样子,得知是他亲自作向导,感觉有一种安全感。我们出发了,他知道我们一行来自湖北,一路上和我们谈笑风生,我们又有了一种亲切感,随着车行,谈着谈着他竟然和我们“老大”是老乡,在遥远的西域碰见老乡那是多么亲切,我们这才得知李总的父母是兵团的老兵,他则是在新疆出生长大的后生,现在是文博系统的领导又兼任特种旅行社的经理,和军方的关系不一般,他说得知我们是家乡人,又是朋友的介绍,才接下这这单的。他说:“这业务针对性强,一般是不接待旅游团的,除非关系“巴铁”。说起来一般不愿接团也有苦衷,最主要罗布泊是军事禁区,要和军方打交道,不仅是要交一定的费用,还有一些繁琐的手续,他说:“他从搞这个业务二十年来接待的湖北人不超过百人,说我们是幸运的。所有进入罗布泊的人都要经过他们接待,”经他这么一“忽悠”,我在想我们还真是幸运的啊!如果不是关系,看来是很难进入罗布泊的。
迎着朝霞
最后一次加油
四、进入罗布泊
我们一路攀谈几个小时过去了,从218国道进入军事专用道路就不好走了,渐渐车窗外已是莽莽的荒原,这样的路又走了近二个小时正式进入罗布泊路口,这里有近2米宽,1.5米深的壕沟,我们的坐骑简直就是直上直下进行翻越,如同坦克,这就是军方不让其他车辆进入设置的障碍之一,这时我才感觉到他们为什么不同意我们带的车进来的缘故。进入罗布泊的路是越来越难走,或者是根本没有路,如果没有向导你是根本无法挪步的,车辙一会儿有,一会儿无,人在车里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人就像在月球车内。一路上李总不断的和文物站对讲,车子所到的位置沿途的关卡、铁丝网、板板钉一一搬开了,使我们畅通无阻。后来得知,我们来之前他们就将我们的身份以文物考察名义向军方报批了,才得以一路绿灯通行。进入罗布泊近六个小时一路上则是一片望不到边的荒凉,苍茫大地完全没有生命的迹象,一棵草、一只虫子都不见,中途下车来,寂静的可怕,四周是一望无涯的荒原,完全没有方向感,如同到了月球般,这里才是真正的“死亡之海”。中午一点我们终于到达罗布泊湖心,这里除了一块军方立的标志牌外,其它想在这里名流千史的权威碑、名流碑一一都被军方所砸,大家在这里拍照留影后稍作休息们前往下一站—楼兰古城遗址。
到达湖心
凭吊勇士
孤独墓地
中途午餐
极度荒凉
“月球”地表
湖底地貌
五、探秘楼兰
由于和李总老乡的关系,在我们的行程之外他弯了一道将我们带到探险勇士余纯顺的墓地和纪念碑前,凭吊这位勇于探险而遇难的勇士,我们在他的纪念碑前祭上带来的水果、矿泉水,我们“老大”为他点上了一支香烟告慰勇士说:“你是因缺水而去,今天我们带来这些矿泉让你在天国慢慢享用吧”,告慰了勇士前往楼兰。从这里去楼兰约15公里,又花去了近三个多小时。一路上全凭李总熟悉的地形和高超的车技,在完全没路雅丹地貌的土堆中穿行,颠簸中抵达楼兰。这里除了苍茫和荒凉之外更多的是一种神秘与敬畏,来到遗址已经是下午四点多正是新疆阳光高照之时。估计是我们有一种敬畏之心而被老天所感动,此时没有一丝风儿,要不然若是有一点风儿那就会飞沙走石,楼兰古城遗址说起来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我看不出重点,方圆百里仅用铁丝网围着,进入只能仅限一人通过的口子,进入遗址内就能马上感受到存留的历史沧桑。好在我们头天在博物馆里进行了课补,对楼兰古城的兴衰、历史的沧桑的了解,有了些底气。近距离触摸古城堡,感受那千年的风沙依旧没能摧毁古老的文明,此时那神秘莫测的楼兰古城以及曾经发生的种种陈年旧事慢慢在眼前浮现,我更像在触碰一个穿越时空的机关,带领我去那千年之外的世界,偶遇一位楼兰公主,携子之手共赴红尘。我欲重拾旧日的繁华,却只捧得黄沙满地扬。沉睡千年的楼兰新娘啊,你可曾想到家乡如今竟这般模样。丝绸古道的驼铃声,依旧在风中飘荡;只是那盛极一时的楼兰古城,不知飘向何方。“残垣上的瓦片,你能否告诉我,黄沙吹尽处,还有没有梦的家乡;罗布泊的胡杨,你能否告诉我,湖水褪尽处,还有没有鱼儿徜徉”。 从幻觉中醒来竟是吹尽黄沙始得金?我却只看到满目悲伤!
权威标志
烽火塔台
囊括之中
千年文物
我无法抑制内心的冲动,对于古楼兰古城,对于那沧桑的历史,对于楼兰女子的向往。面对的且是而今满目疮痍,黄沙漫漫,残垣断壁,我也只能在想象里塑造那些曾经美好的过往。真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就让这些美好随黄沙在漫无边界的狂风里肆意挥洒吧。目前楼兰仅存还能辨认的,除了我们经常从照片上看到的烽火台、三间房、大殿三处遗址,我们还能辨认出城墙、城楼、护城河以及民房等,穿过时光隧道还能想象到三千多年前楼兰古城的繁华和南线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真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如今这里已经是遍地的文物,脚下随便一踢、风一吹就是几千年千姿百态的陶瓷片、几千年的胡杨木房屋大小构建比比皆是,作为我们收藏人来说还是希望捡几片陶瓷片带回去,可李总向导说了,凡是我带来的客人只能带走你的回忆,留下你的脚印而不能带走这里的一粒沙子,理解!理解!在楼兰古城遗址里我们浏览了尽一个多小时,时间不早了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对三千多年的楼兰古城遗址有了一个亲密的接触。再见了。楼兰!
楼兰考古
著名的三间房
古城探秘
满目沧桑
历史记忆
六、访问文物工作站
夕阳西下,按照行程我们要返回了,走出罗布泊还得三个小时,在旅行社李总的盛邀之下,我们到离楼兰遗址外约30公里的“楼兰”文物保护站暂作休息、参观。这里是罗布泊唯一的一座“驿站”,说是工作站,其实就是几间平房。在“死亡之海”的西北,孤寂地在荒原中隐藏这么几个70、80后,守卫着这三千年前的古城。比一个武汉市还要大的多的这片荒原里,陪伴他们的也就3条狗。据站长介绍:楼兰保护区内,没水、没人、没啥植物,几万平方公里都是开放的无人区,里面大大小小的雅丹多得数不清(当地人管耸立在戈壁上的山丘叫雅丹),如果几个人绕在雅丹后面跟你“捉迷藏”,找起来非常困难。目前巴州境内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在这个区域内,包括楼兰墓群、楼兰古城遗址、罗布泊南古城遗址、米兰遗址。由于地形复杂,楼兰保护站工作人员骑摩托车猛跑一天,才能把保护区走个大概。站长回忆说,2003年建站之初,楼兰保护站就是一顶帐篷,经常一阵大风吹过来,帐篷就飞上天了。由于保护区自然条件恶劣,保护站的物资必须由县上供给,但遇恶劣天气供给车进不去,他们就面临断水、断粮的危险。“有一年夏季六七月份楼兰最热的时候,突遇大沙尘,供给车进不来,我们的人就靠一点挂面、一桶水坚持了一个星期。冬天,保护区风大,特别冷,帐篷实在住不了,大家自己挖了地窝子住。楼兰古城频遭盗墓贼侵扰,当地的文物保护遭遇了很大的困境。如今条件好多了但我们的责任更重了”。 文物站的站长知道我们是李总的家乡人,甚是热情说:“按照正常的行程都要在文物站住一晚,第二天参观楼兰古墓群和小河墓地去见见小河美女”,文物站的主人得知我们连夜要赶回库尔勒,盛情之下给我们下了一大锅肉丝面,不知怎的这面是这么的好吃,也许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和情感,主人得知我们是搞收藏的,主动拿来了他们业余之时在戈壁滩上捡来的玉石帮他们鉴定,说实在话还真有不少的有价值的戈壁玉,吃人家的面也应感谢人家,于是大家带有感谢和对他们工作的敬畏之意花了几千元买了几块玉石,主人甚是高兴,执意要和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天已全黑,我们告别了主人踏上返程的路,晚上十点我们与留下的两台车汇合直奔库尔勒,到达库尔勒已经是凌晨六点了。
文物工作站
留下记忆
说实话,这次南疆之行,压根儿都没想到亲历这段“死亡之海、生命禁区”极具挑战性、刺激性的旅行,我梦想南疆、走遍南疆,可对进入罗布泊没有奢望,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来了这趟探险之旅,值!
告别了新疆,回到了家乡,那种久久难以平静而兴奋的心情,驱动我再次拿起笔来完成这段难忘的游记,以与大家分享。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