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感悟(14)皮影门券带来的畅谈

方文洲
显示日期2016-12-07;访问次数:309; 电脑端


皮影门券带来的畅谈

        山西大同云冈有家皮影馆,阵阵鼓声和高亢的唱调从馆里飘溢到街头,行人们驻足观望,让我迷恋的是那演出的门票,二枚不同的门票虽价格不菲,仍然让我情绪澎湃。票面上的皮影图照,使我脑海中映衬出几年前央视春晚演出的《俏夕阳》唐山皮影舞蹈。十几位七十多岁老太在队长王金霞带领下,身着精致的皮影服装,侧身摆出皮影造型,一步一颠缓行舞台,整台表演完全是皮影戏的身段,给春晚带来意外惊艳的效果。

        当我踏进馆内,好家伙,真热闹,浓浓的山西话,喧哗了整个演出馆,叫好声浪浪叠起,台上的皮影人表演的更加卖力。我虽然是外省人,柔和的山西话皮影让我回到童年南京夫子庙泮宫游戏场。

       南京夫子庙和北京天桥一样都是全国艺人表演场所,有马戏表演、地方小戏表演、杂耍表演。皮影戏表演是我当小孩子时最喜欢凑热闹的地方,夜幕中昏暗的纱幔后,老艺人用小竹棍挑拔的小人儿,娴熟的比划着,屏风前一个个登场的皮影人活灵活现,那些身着古装的小人,演绎着千年流传坊间的故事。或喜或悲,或骑马挎刀,唯妙唯肖,我们小孩看得鼓掌,大人们看得啼笑皆非,这就是我儿时目睹的民间文化。也许,那时娱乐贫乏的缘故,儿时的记忆里,皮影特有的好看性,至今回味起来与其他表演与众不同。婉转的曲牌和高昂的方言唱腔,在很小的地方屏风前,一场古典沙场征战剧情,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虽说皮影戏是褪色的片段,却是我做孩子时世界里的定格思念,它让我知道了许多历史故事,比看书记得更加深刻,犹如看小人书。也培养了我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和爱好。每当有皮影戏表演,我就偷偷溜到后台,就想看看皮影如何在屏前上下滚,左右开弓大显威风。后台的操作人半蹲着,手指灵巧地挑着小棒手舞足蹈与线穿连的剧情人物一起舞动,唱的唱,吹的吹,把个戏演得有板有眼。后台的热闹劲并不比前台差,只是人们看顺了围幔前演出(最近几年华阴老腔走红荧屏,就是把后台搬到前台表演)。

        在皮影的盛行地,尤其是偏僻黄土地乡村,那些提着木板登的乡亲们,在麦场的垛草堆旁,在生产大队空旷地上,那些吧嗒抽起旱烟袋,在黑暗中火星点点,映衬出张张兴奋的笑脸,娃娃们嬉戏地穿梭在大人面前。皮影戏给乡亲们填补了精神上的空虚。增添了生活的色彩。

        皮影属于民间,根植于百姓。在我国各地都有皮影的影子,如木偶戏,面具表演等,有的地方也称呼为“影子戏”、“灯影戏”。我去过唐山,那里也有人称“滦州影”,在陕北、关中我听说把皮影戏叫“驴皮影”,也把看皮影说成看“皮猴戏”,听之为滑稽,其实也有不同流派。全国皮影流派是由地域性文化决定的,我在广东生活过,那里盛行木偶戏,类似皮影戏。我想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沔阳皮影、唐山皮影、冀南皮影、孝义皮影、复州皮影、海宁皮影、陆丰皮影、华县皮影等。也有各种方言和唱腔不同,如有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等。看看这么多艺术流派一度把皮影戏推向顶峰,在电影还未发明,皮影戏就是我们老百姓,儿童重要的娱乐。各位客官,是不是这样。

        如果不是西方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影倒有可能从中国的皮影戏中演变出来。

     

 

 

                                                                                                         二0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于翠屏山房

 

[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6-12-07 00:45:46

拜读了……几枚皮影戏的门票很有欣赏性,比邮电部发行的皮影戏邮票好看N多倍……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6-12-07 00:52:01

欣赏了!谨谢!!!

姓名:伍勇; 时间:2016-12-07 01:33:29

欣赏了,谢谢!

姓名:杨帆; 时间:2016-12-07 04:29:07

好票 好文!对皮影的观念,说得好!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6-12-07 04:46:21

文章好!门票好!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6-12-07 06:30:12

读文章,学知识,长见识!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6-12-07 06:56:53

少时很喜欢皮影,看到门券也喜欢。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6-12-07 07:02:13

皮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发展。

姓名:雨人; 时间:2016-12-07 08:23:31

谢谢介绍,这几枚票全品真好,我的没副券!!!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6-12-07 08:33:11

增加了对皮影戏的认知,谢谢方老师!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6-12-07 08:49:17

欣赏.拜读!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6-12-07 09:00:28

皮影戏为中国一绝!谢谢介绍!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6-12-07 09:28:58

这也是我国民间的一种文化,谢谢方老师。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6-12-07 09:45:09

平遥现在还有一支由侏儒人组集的龙在天皮影艺术团,但没见过门券。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6-12-07 11:25:56

好记叙。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6-12-07 11:28:54

后两枚竖票第一次见。谢谢方老师介绍!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6-12-07 15:25:54

谢谢介绍,勾起对童年的回忆!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6-12-07 17:32:16

谢谢各位老师的关注,继续写好小散文。

姓名:寻波; 时间:2016-12-07 19:32:34

欣赏.拜读!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6-12-07 19:37:15

方老师的后两枚是全全的,我的也没副券。是国家级非遗。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6-12-07 20:56:38

介绍了山西票,欣赏了。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6-12-07 21:08:09

几枚皮影戏的门票很好,谢谢介绍。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6-12-07 21:13:16

谢谢对皮影戏的详细介绍!门票也相当精美。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6-12-07 22:57:24

文章精彩!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6-12-08 13:52:31

读文章,学知识,赏美券,谢谢方老师介绍!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6-12-08 17:47:05

谢谢方老师介绍!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