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八里、下八里一看村名就知它们离宣化城八里地。辽墓群在下八里村,公交7路直达村中,或102路村口下,步行个2公里多即到。辽墓Ⅰ区由村北偏东张氏家族15座墓葬和村西北M4韩师训一座墓葬组成,国4,不远的Ⅱ区的5个墓葬,国6时并入。这里壁画魅力流淌,出土器物丰饶,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辽金地下文化盛宴。
人无还颜之时,墓有重启之日,穿透900载时空,很多人来接踵而至一睹其墓,这大概是墓主想不到的事情吧。对于看墓,驴友蓝精灵曾说:这个史书中的家伙,原来在这里。而我会说:他的生前没赶上,他的身后却遇上。
此行运气较好,在宣化等公交还是细雨缠绵,一到辽墓,天空放晴,还有9月10号以后,门票由50大元降价成30,我正好赶上,最重要的是在墓里无碍拍照,一人独享,快乐而从容。
辽墓Ⅰ区分布集中,被保护在一个大院里,这里是张氏家族墓群,还包含有M4韩师训墓,身份为汉族官吏和商人,时间跨度长达百年。这些墓大多墓主可知,有些早年已盗空,主人已无法断定,其中M1张世卿墓和M10张匡正墓最有代表性。M1是唯一开放的墓,壁画最精彩的M10已休眠性保护,难得一见了。


M1张世卿墓在墓道入口建有青砖小房,其墓室在地下4、5米处,由墓道、墓门、前室和后室组成。其1972年发现,1973年开始挖掘整理的。墓主张世卿,辽代宣化人,宣化当时地处燕云十六州,在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中间。辽大安年间宣化遇旱,财主张世卿舍米而赈,最后得到天祚帝耶律延禧所赏,官累升到银青崇禄大夫、监察御史等职。
即为达官贵人,享生前安身后,墓的规格至少不等同于一般。张世卿墓的壁画是一个丰盛的世俗场景,它储存了900年前的生活信息,备宴、诵经、娱乐、出行等等,琳琅满目,达86平米。人物绘有39人,男人、女人,汉人、契丹人,他们各执其事,一副繁忙充实的居家景态。壁画没有遭到水浸和破坏,色彩如昨,细腻而绚烂。
我们的宗教壁画多在寺院里表现,墓里极少反映未来的极乐世界,他们追求的是今生的荣华富贵在另一个世界也能依然延续的心理状态,是世俗的愿景。富家墓室琳琅满目,贫家有可能就是几个铜钱,但都是同样祈望的释放。

砖雕墓门,上有仿木斗拱。

散乐图,乐队由12人组成,分别演奏横笛、腰鼓、拍板、笙、琵琶等,还有一舞者在节奏下翩翩起舞。

出行图

门吏图


备经图,香薰一尊,清酒一盏,经书一卷,享受那宁静淡雅的时刻。

备宴图


茶道图,一人一手端茶盏,另一手搅动茶汤,另一人执壶向盏中倒茶。

备酒图,一人手托圆盘,另一人捧着温酒壶,桌上酒器摆满,桌前老酒飘香。

酒足饭饱后的娱乐就是小赌怡情一番,左髡发契丹人捧着赌具,疑为双陆棋,右汉式男子拿着色子,宾客已坐好,就等他们了。汉人一般不髡发的,除非想标新立异一下。契丹男子髡发有10几种,但基本都是秃一块,汉人皆有胡须和长髯,而契丹人不蓄须髯的,后来髡发还影响了女真、蒙古等族,像清朝的大辫子就有髡发的后遗症。

青砖叠成的穹庐墓顶,上有天文图,直径2.17米,绘有中国传统的九曜二十八宿。中间是盗洞。

漂亮的凤凰门。哦,还有东西呢,我去拿。

此地曾有一具残木棺,棺壁有墨书梵文陀罗尼经咒,内有木雕偶像,躯体内放有骨灰。
终于回到了阳光灿烂的空间,管理员大妈嫌下面阴冷,一直在上面耐心的等着我,我连忙给她一包骆驼烟,搞的她很不好意思,忙说,你这么大老远来,还给我东西……院里的其他墓大都已回填,空留一个坟包以示方位,保护是对文化的永续尊重。


M5张世古墓,1993年发现并发掘,辽天庆7年(1117年)归葬于此。

M10张匡正墓,1993年发现并发掘,张匡正卒于辽清宁4年(1058年),辽大安9年(1093年)时改葬于此。此墓曾经开放,现已闭门谢客。

以下器物均出土于下八里辽墓,现存放于宣化博物馆。宣博所在的地方是1930年建的宣化天主教堂的附属建筑“若瑟总修院”。抗战后,晋察冀边区政府在此成立了察哈尔民主政府,所以这里既是教堂建筑,又是国7察哈尔民主政府旧址,还是博物馆,很多人都容易忽略了它。

铜盆,1988年张恭诱墓出土。

黄釉碗,1993年张匡正墓出土。

黄釉花口盏托,1989年张世本墓出土。

白釉花口瓜棱执壶,1988年张恭诱墓出土。
【编辑: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