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券需要好的氛围
山西 胡保平
收藏门券是一种兴趣爱好,但要长期坚持就需要处理好集券与工作,集券与家庭的关系,否则就可能本末倒置,欲速则不达。
2015年时我就写过一篇《从伴侣到志愿者》的文章,介绍了夫人积极支持我集券的故事,由衷地感慨,集券离不开家人的支持。这些年来,夫人一如既往,不仅积极做好后勤工作,而且多次随同我外出参加券界活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好助手。外出期间,不仅打理生活起居等杂务,而且能主动抢拍我与券友相逢时的合影照片,收集旅游景点的简介等有关资料,为我写作提供参考。还主动帮助主办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遇到淘券的好机会,总能及时把握,从导游、检票员、游客、旅游车司机等处,千方百计地找寻门券,多次从检票员手中,抢救了全品门券,这方面的能量确实令我自叹不如。更重要的是,在多次参与的过程中,与许多券友及家属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几年,每年都会有几批次外地券友来平遥旅游观光,每次,她都能主动热情地联系宾馆,安排饭店,检点行程。有两次我是参加了太原交流会后陪同券友一道返回,到达平遥时,她就已经把一切安排妥当了。她常说,外出期间,各地券友浓浓的情谊让人感动,我们理应当好东道主,让真情在券界传递。
夫人贤惠,儿子媳妇也十分孝顺,新居落成,三室两厅的格局,我本想给孙女预留个房间,儿媳妇却主动提出,给爸爸建个书房吧,让他休息后有个门券工作室,为他的收藏爱好提供一个好的环境。每年暑假期间,儿子一家三口总要和好友结伴自驾游,每次回来,一行人的旅游门券总能妥善带回。七岁的小孙女格外乖巧,不仅是爷爷的“开心果”,而且从小就没有损坏过爷爷的一张门券,今年还两次从学校带回游乐场赠送的体验门券,从书本中小心翼翼地拿出,郑重其事地递给我,“爷爷:这是我送你的门券”。更为可喜的是,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小孙女对门券也产生了好感,让我看到了门券传承的希望,我也有意识地培养她的兴趣,近几年来,每次外出,都要给她寄出以她的名字为收信人的实寄封或明信片,至今已有二十多件了,我相信,若干年后,当孙女看着这些藏品,不仅会感受到爷爷的爱,还会懂得其中的期盼。
今年春天,在参加北京家族聚会后,我们两口和姐姐、姐夫、嫂嫂、妹妹、妹夫一行六人去承德和保定旅游,期间受到两地券友的热情接待,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纷纷称赞两地券友的素质高、情谊浓、品味好,至今还和一些券友保持着联系,并常常关注券研网。对我的收藏爱好也更加理解和支持,姐姐、妹妹还主动帮我排队领取免费门券,让我送给外地券友。
今年夏天,去吉林参加交流会活动后,在长春旅游期间,吉林券协副会长赵绍西曾讲过一句话,让我很受启发,他说,“门券收藏也要培养‘红外围’”。培养二字很重要,作为收藏爱好者,我们首先要善于处理好各种关系,尤其是妥善协调好人际关系,努力营造一种好的家庭氛围。家人之间,只有相互理解,包容体谅,关系融洽,和睦相处,才能真正感受到快乐收藏。
实践证明,门券收藏是一项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情趣,而且,家人和亲友的参与,还会使亲情友情升华。
深情的祝福
奶奶可回来了
给小孙女的藏品
【作品编辑:张景生;网页编辑:张宝贵】

编辑:张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