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话闲趣
家有一老物件,并不是稀罕之物,却放置多年,不是没人过问,而是没人再用它了,我把它挂在墙上,成了古朴的装饰摆设。要说这物件,既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我现在进出房间看到它成为饰品,思忖着:物件的兴衰折射出历史的缩影。
它是什么宝贝,读者观题也许醒悟到了,每一串有七颗珠子,象小孩吃的冰糖葫芦串 ——算盘。
我少年时,学校要求五年级学生必上珠算课,每个学生自带算盘,各种各样的算盘在教室课桌上亮相,大小不一,有的是刚从文具店买来的,望着崭新的算盘,枣红色的算珠就像一串串鲜美的山楂,让我这口水直流,欲食之愿,恨不得扑上去摘下二颗解馋,这是我少年没零食吃的窘境。
我坦然对自己说,这辈子对数学没兴趣,遑论珠算课,总是把算盘珠子弄得啪啪响,喜欢双手在算盘上来回滑动,手指的上下翻飞,感受到加减乘除之外的另种的童心愉悦。我少年是个顽皮的学生,贪玩成了我的天性,常常会在珠算课后和同学将各自的算盘翻过身来,利用算珠的滚动将算盘推出好远,比一比谁的算盘滚得最远,这是我和同学乐此不疲的游戏。有那么一天,我突发奇想,把算盘当车子使,一屁股坐上去,想就斜坡滑动,不想算盘没动,却使算盘横梁折断了,珠子滚落一地,我垂头丧气回到家,大哥看到他的算盘撒了架,一阵暴风骤雨的训斥,还是父亲将我拉进房间,才躲开了大哥的“竹棍炒肉丝”这道美味。
父亲给了我一个从未见过的奇妙算盘,不怕摔也不怕撒架,是个布袋似的算盘,打开布袋,上面有线串成的珠子,这是父亲从军打仗使用的军事算盘,便以携带,卷起来就可带走。这让我的同学羡慕好久。
说点算盘外的话吧,我们通常指精于计算的人叫“铁算盘”,那么指心有不便公开的想法就是“小算盘”。有一种人对事情算计失误,我们会讽刺说“打错算盘”。做人做事,快人快事,干脆直接用到珠算口诀“三下五除二”。说到这里,我点有笑了,生活中我喜欢这样人。
现在是新技术,高科技时代,计算机日新月异的强大功能,使得计算的速度远远高于算盘,老祖宗创造的智慧就这样成了我墙上的装饰品,科技发展的大趋势还有什么理由让孩子们再去背诵珠算口诀呢?当孩子们都难于理解什么是“三下五除二”时,算盘的归宿就只有博物馆了。
二0一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写于翠屏山房
[编辑 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