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递
山西 杨新渝
集券本来是我一人的爱好,一点点却变成了一家人共同关注的一件事情。
30年前,婆母在世时去台湾大儿子家居住,有心的婆母带回我喜爱的门券,至今收藏于册中,成为我永久的纪念。
2012年我和家人去台湾旅游,顺便看望多年不见的大哥大嫂,一家人的热情款待,使我们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喜悦之中。这时,大嫂拉着我的手说:“新渝,我还给你集着门券呢。”说着大嫂拿出一个信封,倒出保存完好的门券,一张一张交给我。这使我惊诧不已,大嫂什么时候知道我集门券?七十大几的老人还有这心思!我感激不尽地说:“大嫂您心真细,还惦记这事。”大嫂用她那柔美的台湾国语说道“喜欢就好啊!”
可爱的大嫂
大嫂给的门券
我们家那位“倔老头”(我对他暗地的称呼),办事认真,不善言表,对我的爱好不做任何表态。有时指着门票说,“和收烂货似的”。两年前去台湾探望哥嫂,他却口是心非的带回了台湾的“烂货”。 不言而喻,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们家的倔老头带回的“烂货”
家里的兄长去台湾探亲,同样会带回台湾的门券,一来二去,我的券册里台湾门券不断增多。
兄长带回的门券
后来我发现一种无形的信息在传递,像接力棒一样,一棒一棒的往下传:从婆母、大嫂、丈夫到兄长……,变成了一种传承。真是一个好汉三个帮,我在传承中享受着家人带给我的快乐,陶醉在欣赏门券的喜悦之中。
【作品编辑:张景生;网页编辑:张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