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主要人物瞿恩的身上有着瞿秋白的影子。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早期领导人之一瞿秋白有一个笔名——韦驮,这是佛寺中的守护神韦驮的名字,忠诚、正直、勇敢、无私是韦驼的特点。以韦驼为名,表现了瞿秋白的性格、节操、志向。瞿秋白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正是佛教无常的社会观和菩萨行引导我走上革命道路”。
佛教理论认为世间人生本为无常、苦、无我、不净。“常”即永恒常在,“无常”,即无固定不变。
即使以现今的唯物辩证法来认识,“无常无我”也是很唯物,很辨证的。
因为瞿秋白的话,让我对佛教的理论基础也刮目相看,让我曾经花不少时间去钻研佛学。
瞿秋白是个和李大钊、鲁迅等人交往深厚的文人学者。
瞿秋白1899年生于江苏常州。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同年10月赴苏。1922年入党,1923年回国参加党的"三大",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是中共三大、四大、五大、六大中央委员,四大中央局成员,五大、六大中央政治局委员,五大中央政治局常委。
1927年"八七"会议上,担任代理总书记。这期间,参预决定或指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及其他地区的武装起义。
1928年7月,在党的"六大"上被撤销代理总书记的职务,任中共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
1930年9月,主持纠正立三路线的六届三中全会,会后主持中央工作。1931年1月,在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从1931年夏至1933年秋,在上海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
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队逮捕。6月18日在长汀县罗汉岭英勇就义。
最近看到一部关于党史的教育电视片,讲到瞿秋白在中共“八七”会议上与右倾投降主义的斗争。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和任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
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罗亦农、任弼时等先后发言,尖锐地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毛泽东在发言中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接着,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就党的任务和工作方向问题作了报告。
会议选举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 .会后,临时中央政治局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由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
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1927年7月—1928年7月,1930年9月—1931年1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中国近代革命留下无数文献,革命者留下无数遗书,已经公开的大多是表忠心、呼口号,从容赴死,慷慨成仁。只有瞿秋白在临死前留下了一篇革命者的忏悔录《多余的话》,文中直抒胸臆,朴实真诚,情意深沉。而其彻底的坦诚,让后来一些同志怀疑他是革命的叛徒。我们过去所接受的教育都把他当成叛徒。
遗憾的是直到老年我才有机会阅读瞿秋白《多余的话》。读过后的心情是沉重的,一丝悲哀掠过心头。
《多余的话》没有一句批评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但文中强烈的"自我谴责"却渲染出党内斗争失败者的悲沉意绪。他没有否定马列和国际,没有批评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但坚决不作烈士状,对自己是否为叛徒不无犹豫的语气,确实暗示了对党派政治的深深厌倦。
对中共党史有兴趣的人,不妨也读一读瞿秋白《多余的话》。
仅以此文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深切缅怀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先烈们!
【责编: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