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感悟(17)豫中问古之一

方文洲
显示日期2016-12-26;访问次数:319; 电脑端

                                                     

                                               豫中问古之一

       史学家说中国有四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南京。考古学家说中国有七大古都:除以上外还有安阳杭州开封。考古学家是从盘古开天地殷墟立国开始,但我们也能看出中原大地河南占居了三个古都,在郑州中心广场有一个巨大的青铜鼎造型,就能告诉我们,河南是青铜故乡,也是考古学家的天堂。
        我是一九九六年应全国第九届旅游门券展西安组委会的邀请,在赴西安途中,逗留河南数日。当年的笔记依然清晰,虽纸页泛旧却不乏对历史遗迹的眷念。火车一路向北在徐州突然掉转车头向西前行,从车窗向外望,黄土地上的沟沟壑壑便知道我已进入了河南地界。
        这个车站叫商丘市,是豫东古城,古迹颇多。我之所以在商丘停留是因为这里有一处古迹与南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南京人都知道夫子庙河房有个媚香楼是李香君故居,而在商丘县城刘家寓首南街东侧有个“壮悔堂”也称杂佣堂。这是我特地浓笔的缘由,秦淮八艳个个都有人格,李香君最为后人敬仰。此处的壮悔堂是明末才子侯方域幼年读书处,屋为侯氏老宅,两侧原有翡翠楼香君楼等房舍。我没有见到两楼想必已毁南京出的香君资料并没有谈到这点。我见到壮悔楼前出后包,明三暗五。侯方域能诗文,为明清三大家之一,三十五岁壮年时,回想过往奔波经历,悔恨感慨于是改杂佣堂为壮悔堂并在此写出了《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两部名著。三十五岁悔恨,想我快六旬不知悔恨多少次也没更改秉性,至今仍碌碌无为洗心革面绝非易事。
        孔尚任所著的《桃花扇》中侯方域与名妓李香君一段生死缠绵的恋爱故事,著称于世老宅里原有李香君楼,侯家花园前有她的花(李姫园村),村中有她的浇花井,住房遗址,村东有香君墓。这墓我看太简陋,跟普通差不多。南京的棲霞山出现的香君墓要靠谱些,发现的碑文说得明明白白。香君到过河南没有资料证明能考据,总之不是因为我是南京人而坦护,香君的性格是一定要抗清,就是死也不会离开南京。我来此只是问古,不作考证,否则当地人很不高兴。

 


[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6-12-26 00:26:25

秦淮名妓李香君,一生爱国南京人。 明末才子侯方域,生死缠绵恋香君。 家住河南商丘市,侯家花园记忆深。 皆因有名处处争,墓地多处引游人。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6-12-26 01:31:55

拜读了……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6-12-26 04:58:49

欣赏了!欣佩方老师的文笔。愿能在此读到更多的方老师的文章。

姓名:伍勇; 时间:2016-12-26 05:21:41

欣赏了,谢谢!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6-12-26 06:07:00

游记呼、散文呼,更是一篇政见精辟的论文。拜读学习了!赞!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6-12-26 06:48:24

豫中问古,一个区域的考证,配之门券,形式新颖,拜读了!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6-12-26 08:49:03

拜读了,好文彩,好门票,我有好收获!!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6-12-26 09:35:19

学习了,谢谢方老师!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6-12-26 09:53:30

谢谢老师们!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6-12-26 11:08:27

只写见识只问古!同享方老师的意境!!!

姓名:骆志方; 时间:2016-12-26 11:26:11

“秦淮八艳”及夫君、情郎:顾横波与龚鼎孳、董小宛与冒辟疆、卞玉京与吴梅村、李香君与侯方域、寇白门与朱国弼、马湘兰与王稚登、柳如是与钱谦益、陈圆圆与吴三桂。除了冒辟疆拥有士大夫的气节外,其余男子都仕清降清。侯方域、吴梅村有着后期人生的反省,钱谦益、龚鼎孳虽是文章钜公,但终入贰臣行列,吴三桂、朱国弼的行为则更让人不齿。反观“八艳”,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等可谓是红妆照汗青,有时男人的筋骨不如琴筝奏出的柔音来得铿锵。文士有才,可伦理道理终被后世贻笑,女子堕入风尘,但卖笑不卖国。所以李香君是个值得点赞的女子。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6-12-26 15:05:43

学习了。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6-12-26 15:37:42

学习,收获了知识!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6-12-26 16:40:28

学习了。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6-12-26 20:15:36

拜读方老师大作,可谓开卷有益。谢谢!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6-12-27 11:00:44

多年坚持写日记(笔记),才能将旧事写得如此生动。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6-12-27 11:07:48

谢谢各位老师点评。

姓名:杨帆; 时间:2016-12-27 17:56:14

问古 说古 论古——好文章! 门券网也是学习历史,学习文学史,学习考古史,地方史的大课堂。 感谢方先生,骆先生普及知识!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6-12-27 20:15:50

谢谢!..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6-12-27 22:02:54

欣赏了,谢谢!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6-12-27 23:19:03

读方老师的文章有益,学习了!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