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改字
江苏 张厚培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发展中,汉字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它记载历史,传承文明。一提起我们中国的汉字,人们都知道是仓颉造的,其实并不尽然。秦朝的“秦”字,就是秦始皇造出来的。
“秦”这个字,在古代是写作“琹”的。早在春秋战国之前,一直都是这么写的。秦始皇为什么要造出这个“秦”字来哩?这里还有一个传说呢。

秦始皇叫嬴政,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暴君。他灭掉六国以后,成天想的就是怎么让老百姓们听话,永世当他的臣民。于是,他焚书坑儒,不让人们念书识字,好使老百姓愚昧无知;他要十几户人家使用一把菜刀,生怕人们起来造反。饱暖思闲事,疑心生暗鬼。他想着想着,忽然想以国号“琹”字上去了。不好!一把木椅子上面坐着两个王字,这还不是平分天下吗?必须要再创一个同音的字来代替“琹”字才好!他思来想去,却怎么也想不出个眉目来,于是便问史官:“从开天辟地到如今,谁的业绩和功劳最大,史书上记载着没有?”史官答:“三皇五帝,开天辟地,唐尧虞舜夏商周。功过是非见《春秋》。”秦始皇又问:“从开天辟地,就只有《春秋》这一部史书吗?”史官答:“是的。”秦始皇忽然灵机一动:“这么说,《春秋》就写到现在没有再往下续写吗?”“对!”秦始皇对史官们笑了一笑又说:“寡人乃千古一帝,要占他一半《春秋》!决定用一半春秋定国号!”

史官无论如何也理解不透秦始皇的意思。秦始皇提笔在手,刷刷几笔,写出了一个“秦”字,他让人递给史官们传看,还无不得意并且喜形于色地说: “寡人各取春秋二字的一半,合二为一成为'秦'字,用以取代那个'琹'字为国号,众爱卿以为如何”?一个史官一看,秦始皇自造的这个“秦”字,确是取春秋各半组合而成。便说:“始皇帝虽别出心裁,但是春若无日,则天昏昏,秋若无火,则气沉沉;二者加一起则昏昏沉沉,并非祥瑞,望始皇帝圣裁。”秦始皇听了史官的话索然大怒:“你胆敢胡言乱语,恶意诽谤朝廷,给我推出去砍了!”
史官几句话就招来了杀身大祸,吓得满朝文武一个个心惊胆颤,一齐跪在殿下连呼:“皇上圣明”。从这以后,“琹”就改为“秦”字了。
秦始皇居心叵测,虽然造出了梦想要占用一半<春秋>的“秦”字,可是,历史车轮是无情的,梦想总归是梦想,从秦始皇到秦二世,只传了二代。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揭竿起义。后以刘邦为首的农民军,在公元前206年攻占咸阳,子婴出降,秦朝灭亡。秦朝只历经二世共15年。
其实,秦王朝寿命短,不在于改一个字,而在于仁义不施,民心尽失。
【编辑:张文革】

编辑:张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