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春节倒贴“福”字
山西 周新娥
春节临近,做为一项传统习俗,在贴春联时贴个大大的“福”字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这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过年时,在许多家庭院落的门窗上,会看到一些倒贴着的大红“福”字,这长期以来也形成了民间的一个传统习俗。把大红纸上写的“福”字倒贴在门上,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倒贴福字这一风俗的由来有几种有趣的传说,一说是和恭王府有关,又说是和慈禧太后有关,还有一种传说是和朱元璋、马皇后有关。这里就说说第三种吧。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命人悄悄在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家门上贴一“福”字,以便第二天将门上没有“福”字的人家以暗通元贼杀掉。好心的马皇后得知这一情况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连夜在各自门上贴一个“福”字。于是各家各户都照办,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朱元璋令御林军把没贴“福”字的人家满门抄斩,不料御林军头目回禀,全城家家都贴有“福”字。朱元璋正在发怒,御林军头目又说,有一家人把“福”字倒着贴在了门上,朱元璋立即命令把那家人一个不留全部杀掉。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朱元璋一听有道理,打消了杀人的念头,避免了一场大祸。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不管哪种传说,都是因为由目不识丁的人将“福”字贴倒了惹出风波,而后由能说善辩之人急中生智的圆说,主子高兴了,不仅免去将福字倒贴之人的鞭杖之苦和杀头之罪,还会得到奖赏。久而久之,倒贴“福”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都愿过往行人或孩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河北卫视《家政女皇》栏目的一段视频,讲怎么贴“福”字才对。视频中讲“福”字决不能倒贴,解释说:方块字是中国的文化的代表,“福”字倒贴是将中国文化的符号颠倒了。讲到:“福”字的示字旁是表示、展示的意思,右边是由一、口、田仨字组成,“一”字古代《说文解字》中是指房梁、房子;“口”字是指人口,“田”字是指种田、事业、买卖。那么有房子住,家中人口兴旺,有粮食,有事做,有买卖,你把他展示出来是什么?这就是“福”!如果把福字倒过来,那么你住哪去了?主持人插话:住地底下去了。又问:地底下是什么?主持人做了回答……。

著名作家冯骥才如是说:像时下这样,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必头重脚轻,不恭不敬,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倘以随意倒贴为趣事,那是对自身民俗文化的轻率和粗糙的对待。
不管是倒贴还是正贴福字,都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祝愿和希望。但了解了倒贴福字的来历,又看了视频中的解释和冯骥才先生所说,个人认为虽然倒贴福字由来已久,并形成了一种习俗,但毕竟源于由目不识丁的人的误贴。我们还是以尊崇中国文化为好。

编辑:龙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