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门券

杨乡珍
显示日期2017-01-27;访问次数:266; 电脑端

说说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门券

南昌  杨乡珍

 

    提起八一南昌起义,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南昌是八一起义的英雄城市,是军旗升起的地方。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它是1933年6月30日,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纪念日。在八一南昌起义的旧址有“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原江西大旅社)”、“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在南昌市第二中学内,近来才部分开放)、“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朱德旧居”、“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和纪念塔”。其中大多数对外开放并印有参观券,唯独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未见有参观券。因该塔建在八一广场南端,人们可以自由参观游览和瞻仰,没有“门”,就用不着参观券了,这对门券收藏爱好者来说是个遗憾!可喜的是:2013年7月,南昌市门券收藏联谊会作为东道主,举办了江西省首届中国中部地区(包括江西省、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和山西省)第三届旅游门券交流会,并印制了一套四枚纪念券,第一枚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第二枚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第三枚为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第四枚为滕王阁,填补了这一空白。该纪念券长18.8公分,宽6.6公分,底色为黄红色,它寓意曙光。

    另外,2001年7月26日,南昌市委、市政府和中央电视台,为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4周年,举办了“八一大型演唱会”,并设计了一枚非常醒目独特而大器的入场券,该券长25.4公分,宽10公分,底色为红色,券面上边写有“军旗升起的地方”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4周年”,字样下面为主办单位,地点与时间,中间则采用纪念塔上一幅汉白玉浮雕,在浮雕中央横写“八一大型演唱会”七个醒目的大字,在券的右边则是庄严的八一纪念塔。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据说“八一起义纪念塔”,还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1957年正值八一南昌起义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之际,江西省人民政府拟在市中心的老福山建一座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其奠基石由江西省省长邵式平所书,并埋于地下。后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而一度搁浅。为了纪念八一南昌起义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这个日子,1977年重新提上议事日程。由于老福山地处交通要道,不利于人们瞻仰、参观游览,才改建在八一广场南端。奠基石也埋于新址。1977年8月1日破土动工,,于1979年1月8日竣工。该塔呈长方形,总高为45.5米,由台基、台座、塔身和塔顶组成。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机构,外部用花岗岩、大理石贴面。塔身正北面书写“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铜胎鎏金大字,是叶剑英元帅1983年亲笔题写的塔名。其他,东、南、西三面塔座,分别由巨型浮雕“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贴面,“宣布起义”其背景是南昌起义总指挥部,主体内容是周恩来站在人群中宣布起义;“攻打敌营”其背景是贺龙指挥部旧址,构图非常特殊,所有士兵都是往西冲锋,集中展现了八一起义攻打敌营的战斗场景,“欢呼胜利”其背景是现在的南昌市胜利路,主要表现的是起义取得胜利后,起义军在胜利路上的受到南昌工、农、商、学等各界代表的热烈欢迎的盛大场面。这三块浮雕非常威武,反映了八一起义的全过程,让人肃然起敬与怀念。

    2001年,八一广场进行扩建改造,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也在改造之列。由于原塔不在广场中轴线上,偏东边6米,原计划西移,但难度较大,且造价过高,于是只在原塔基础上进行改造,并提出“四不变”、“三变”的原则。“四不变”是指标志性建筑的地位不变、庄严凝重的气势不变、主题雕塑题词风格不变、纪念塔位置不变,“三变”是指塔身变高、灯光夜景变美、外装饰材料质地变得更为高档。

    根据“四不变”和“三变”的原则,改造后的纪念塔由原来的45.5米,提高了8.1米,达53.6米,台阶的宽度由原来的68.8米增加到76米,塔体北面的贴面由原来的大理石改为汉白玉,使叶帅的题词更加突出,“塔志”阴刻镀金更显得庄严肃穆,使用“四川红”花岗岩(系中共中央办公厅赠送的约200平方米红色花岗岩,据说是建造毛主席纪念堂剩余的)制成塔顶的红旗,色泽更鲜艳,工艺上也更具有飘动感,用“汉阳造”步枪石雕作为“旗杆”,更显得雄壮威武。塔座上原来的三块巨型浮雕重新贴于原位上。塔身东西两侧各有一片翼墙,嵌上青松和万年青环抱的中国工农红军旗徽浮雕。纪念塔上下还分别设置了六层灯光和若干个投射灯,使得纪念塔塔身在晚上显得明亮通透,军旗更显得鲜艳夺目和亮丽,整个纪念塔占地1.7公顷,塔周围有13米宽的游览环道,塔的东西两侧为花木相映的绿化带,北面是大型的喷水池。

    总之,改造后的八一广场和南昌八一起义纪念塔,是以八一精神为灵魂,以八一起义纪念塔为标志,以历史文化为载体,当人们参观瞻仰时,不仅能重温八一南昌起义的的历史功勋,而且怀念对起义的指战员,尤其是在战斗中牺牲的英雄们,更加肃然起敬!是他们用枪杆子打出了红色政权,才有了今天的强大且繁荣的新中国。(原载《门券博览》2016年第4期总第40期)

——感谢谢家树主编传送稿件——


 

 

 


编辑:王建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1-27 00:34:54

欣赏了!向英雄城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致敬!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1-27 05:42:02

券面介绍“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的好文章。 在此谨向“纪念塔”致敬!向本文作者致意!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01-27 06:24:38

赏美文,贺新年,祝贺乡珍鸡年快乐!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1-27 06:48:06

鲜为人知的建塔轶事。谢谢上传美文。祝杨老师新春快乐!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1-27 07:10:36

谢谢!新年快乐!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1-27 09:01:18

拜读。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1-27 09:08:46

英雄城市,英雄人民。新年快乐!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7-01-27 09:15:56

新年快乐!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1-27 09:29:12

谢谢作者介绍,祝新年快乐!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1-27 09:48:05

拜读了!祝新年快乐!!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1-27 11:37:52

拜读,谢谢介绍!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1-27 15:17:59

祝贺新春快乐!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1-27 17:38:24

拜读了!祝鸡年快乐!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1-27 19:27:09

拜读了。谢谢介绍!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1-27 21:07:33

杨老师好文笔,使我又忆起在南昌的日子,谢谢!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1-27 22:02:14

拜读了,祝各位老师新春快乐!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1-27 22:38:07

了解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及其门票的一段历史。如配上门券图,就更好了。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01-28 20:09:32

拜读了,谢谢介绍!

姓名:寻波; 时间:2017-01-29 08:09:36

拜读了!祝新年快乐!!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2-01 11:10:18

好介绍。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2-03 15:36:28

南昌是八一起义的英雄城市,是军旗升起的地方。好!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2-04 18:41:44

谢谢介绍!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