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绿岛的报告》(三十七)
我捧琼菜慰友人
再过一周左右,就是中国老百姓的春节了。浓烈的年味在街头巷尾盘旋,新春的脚步在山川水乡踏响。尤其是农村里杀猪宰羊,制作各种各样的民间美食,独具地方特色的食材,在高手手里发挥得淋漓尽致。笔者身在海南,捧出琼菜大餐,与远方的券友共享。
究其琼菜的渊源,曾是粤菜的分支。海南移民性的特征,铸就了其饮食文化兼收并蓄、个性多元之特点。1926年海口设市,成为海南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型茶楼酒馆随之而来,粤菜烹饪技术潮涌而入。此时期,大量名店、名厨、名菜成批出现,海南茶点进入鼎盛时期。海南当时隶属于广东,饮食文化也被并入其中,但当时的粤菜的四大流派中,广府菜、客家菜和潮州莱都发展得红红火火,唯有琼菜因独立海外,始终上不得粤菜的台面,其菜点文化湮没在粤菜大系之中。
1988年,海南建省,岛上餐饮业成百倍的增长,海南菜点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当年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中,海南代表团用石斑魚、大龙虾和椰子盅等鲜美新颖的菜品,夺得了一金二银三铜的好成绩。这也是海南省首次打着琼菜亮相的赛事,成了琼菜自立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白切文昌鸡 爽口加积鸭
2012年,海南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一系列环节,评出海南“十大名菜”,它们是:白切文昌鸡、白切嘉积鸭、清蒸和乐蟹、白汁东山羊、烤临高乳猪、海南椰子(鸡)盅、海南斋菜煲、干煸五指山小黄牛、白切农家鹅、琼式烧魚肚。这是海南特色美食的十张名片,也是展现海南饮食文化的旗帜。在它们的背后,凝结着海南餐饮业对琼菜品质化、精品化发展的不断求索。
我以为,海鲜与琼菜的“十大名菜",其实更像指食材。白切鸡、白灼虾、白斩羊,在海南人的餐桌上,总是少不了这些用最原始的烹饪方式制作出的菜肴。一锅清水烹出食材本身的味道,被海南人概括为一个“甜"字,所谓“甜",即是鲜,这是对菜肴的最高赞誉,也是对食材的孜孜追求。海南作为海洋大省与生态大省,就海产而言,有记录的海魚类有600多种,经济魚类40多种,鲜美的虾、贝、蟹、鲍等品种数不胜数;就陆产而言,岛上的各类走兽家禽应有尽有,蔬果野菜无所不包,有记载的水果有29种、53属,蔬菜120余个品种。与中国八大菜系均靠佐料烹饪的方法不同,海南人往往毋宁选择汲取属于食物本身的味道,来满足挑剔的味蕾,即便是再常见不过的土产粗粮,海南人也喜欢蒸熟即食。
白汁东山羊 清蒸和乐蟹
琼菜现有宴席菜、便餐菜和家常菜三大类,三四百种莱品,已打造出18家中华餐饮名店、9道中国名小吃,并评选出34家琼菜名店、135名琼菜大师、名师。
琼菜不讲究大火大油,清水灼、盐水煮,辅以蘸料的饮食方式,非常适合时下国人追求的养生之道。如今在珠三角乃至北上广等地,已经有近3000家海南风味餐厅,为各地食客提供着原汁原味的养生美食。
各位看官,您还犹豫什么呢?在这个春天的节日里,到就近的海南餐厅坐一下,享受一顿正宗的琼菜大餐,是何等的快事啊!要不,您飞抵海南,我陪您到大排挡小酌,叫上一份“打边炉",听着南海涛声叙人生,闻着海鲜香气交换门券,也挺好。
正是:
下塌绿岛自爽神,
高隆湾畔迎新春。
最宜都市奔忙客,
洗净烦襟与俗尘。
佳节待宾上琼菜,
老友相见海味亲。
浊酒一杯乡愁解,
夜不能寐思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