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赏析(九)
第四部分 主人与家园
十七、《宣誓》
作者简介——莫朴(1915.1—1996.11),江苏南京人,别名璞、丁甫、夏仁波。擅长绘画、美术教育。1933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参加“上海国难宣传团”,赴华北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在淮南参加新四军,先后任教于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华北联合大学等校。1949年起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绘画系主任,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委员、浙江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简介—— 创作年代:1950 规格:170×118cm 材质:布面油画 这是莫朴的代表作《入党宣誓》第一稿。新中国第一代油画艺术是以胡一川的《开镣》、莫朴的《入党宣誓》、式廓的《参军》、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为代表的,他们以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笔调,宣告新的艺术时代已经来临。此件作品另有一稿是莫朴在“从艺60年回顾展”在浙江美术学院陈列馆举行时,莫朴向浙江美术学院捐赠了他早期油画代表作《入党宣誓》。莫朴坚定地走在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上,他的作品总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命脉,讴歌革命,讴歌人民。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和共和国建设时期,莫朴创作了大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普及读物和作品。《入党宣誓》等作品奠定了他作为一位优秀的历史画家的地位,这些作品在我国历史画领域里有着重要影响。。
十八、《齐白石像》
作者简介——吴作人(1908—1997),安徽泾县人安徽,生于江苏苏州,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京艺术系,从师徐悲鸿先生,并参加南国革新运动。早年攻素描、油画,功力深厚;间作国画富于生活情趣,不落传统窠臼。晚年后专攻国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中西艺术的深厚造诣。在素描、油画、艺术教育方面都造诣甚深,他在中国画创造方面更是别创一格,自成一家。吴作人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
作品简介——作品人物齐白石(1864─1957),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创作年代:1954 规格:113.5×86cm 材质:布面油画 这是吴作人肖像画的代表。当时白石老人已经是91岁高龄。为了照顾老人的健康,又要通过直接写生获取生动的感受,吴作人采取特殊的创作方法。他先安排好画面的基本构图,确定人物的整体比例,然后面对齐白石写生,写生的任务是基本完成面部与双手。这样直接写生仅仅一次,然后请别人穿上长袍,从容描绘身躯和衣服。沙发上的兽皮和扶手,则是以后参照实物加工画出来的。整幅作品的形式洗练、爽朗又厚重,衣服、帽子大块的青黑色和背景的暖灰,决定了作品的基本情调,也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气质。在这里,灰色之上 ,手和脸部明朗温暖的颜色显得很突出加上银白的须、眉,画面色彩变得沉着、稳重而又明快。在明暗关系上采用平光,减弱阴影。这种明暗关系跟画面的黑、白、灰三种主要颜色十分调和,它使人想起美国画家惠斯勒的《母亲》的色调与明暗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