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绿岛的报告》(三十九)
古镇朝圣苏东坡
从省城海口沿西线高速直行,下了洋浦互通,走S308省道,往洋浦方向直行十余公里。在木棠路口有“东坡书院”的标志牌,自此再行五、六公里,路边尽显田园风光,稻田里几只水牛悠然自得,有名的儋州市中和古镇闯入眼前。
来中和古镇旅游的人,绝大多数是奔着东坡书院来的。书院在海南妇幼皆知,名气很大。人们长途跋涉到此,是一种文化朝圣,而我一苏东坡诗词的“粉丝”,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东坡书院位于古镇的东郊,与镇街近在咫尺,素有“天南名胜”之称。据我所知,全国有两所东坡书院,一所在江苏宜兴,一所在这里。我下得车来,穿过宽阔的广场,在山门前倘佯,留下了珍贵的照片。
怀着虔诚之心,拾级跨门而入,便见“载酒亭”,亭子立在莲塘之上,雨莲点点缀在水上,迎来八方游子。再往前行,便是载酒堂,它取自《汉书.杨雄传》“载酒问字”的典故,相传是当年东坡讲学的旧址。古代文人好酒,酒能养诗,风雅如老苏者,岂能无诗无酒。苏东坡虽不以善饮著称,但酒对他而言,却是一生所爱。晚年贬谪孤岛僻地,远离中原故土,也惟有这黄汤略解这三分愁肠。
载酒堂庭前悬挂“先生悦之”牌匾,这乃后人手笔,后人如此猜测,我想又能否体会出“悦之”中的人生况味。苏东坡在中和三年,设帐传播中原文化,载酒堂的读书声朗,逐渐传遍儋州大地,最终响彻整个海南岛。
载酒堂后面是东坡祠,祠前有庭院,庭院有全国最古老的芒果树。祠堂里挂满东坡先生生平和不朽的著名诗词。我依次细品,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来,周围人洗耳恭听,被深深的感染着。我穿越时空,在北宋的疆土上驰骋,与东坡先生共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坡先生曾被法国一报纸评为“千年英雄”,而他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苏东坡以伟大的人格魅力,千古绝唱的文学成就,终生不渝的民本主义思想,光耀于世界千年杰出人物的殿堂。
苏东坡的诗,每一行都烙印下东坡风格,每一句都是一个年轮的记录,每一首都是一段历史的再现。读他的诗,心意意会和心灵感应丛生;苏东坡的词,词风如峨眉秀色,精魂似铮铮铁汉,豪放如江海卷潮,意境如浩渺烟云,寓情别有洞天;苏东坡的书画,峻秀飘逸,独成一体,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他还为中国绘画史上湖州墨竹派代表。
朝圣结束,收获满满。出得山门,阳光明媚。今日购买门券,因步入花甲之年,平生首次享受半价待遇。而这场惊喜,发生在东坡书院。东坡先生,我喜欢您的诗,咱俩看来真是有缘啊!
正是:
暖冬来寻载酒堂,
东坡诗词满高墙。
三年孤岛结知已,
中和古镇即故乡。
后生慕名来朝圣,
权当新椰琼浆尝。
诗魂荡胸踌满志,
枝头红花簇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