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了林延军老师在《门券小品重在立意》一文后的留言,林老师讲得很有道理,我基本上也都表示赞同,但个别观点我认为还值得商榷。本想在后跟帖留言或直接打电话交流,但想想在门券小品发展的初级阶段,有些不同的想法还是写出来,大家共同探讨的好,没有绝对的孰对孰错,林老师也请勿见怪。
林老师认为要学学集邮的“一框式”,改“小品”为“一框式门票专题”,远景会更好。千人千见,我个人认为:不受‘框’的制约,正是网络门券专题的一大优点,它解决了创作者为拼凑整框展品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增”与“删”,使制作也更为自由。
关于门券小品的发展,我认为这就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我们应如何去呵护它的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但又不同于现在的家长拥有的一套套育儿方法,因为这些方法是我们祖先多年来育儿经验的总结与传递,沿袭并升华出来的。可目前我们面对的门券小品专题,从提出到现在也就半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讲我们对此没有任何经验可言,套用一句话就是: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前进,边探索。
至于门券小品今后的路子应该怎么走,门券收藏研究网与诸多券友也进行了探讨,至今为止,只能说有了一些收获,但很多还没有切入到问题的实质,还非常的肤浅。若以我个人所见,那就是在门券小品专题发展的初期,我们不要给它限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可以试试任其自由发展,在发展中观察,在制作与欣赏中思考琢磨,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适当的放手,不要在初期便加以太多的约束,否则的话谈创新、谈发展都不太容易。可能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编排制作,展示的门券小品多了,我们券友就会发现并总结其最佳的展示形式、最好的表现手法等,集各家之所长,相信将来会为门券小品的发展进行恰当的定位及确定其发展方向的。
正如提倡创新的素质教育一样,已摒弃了传统的思维模式,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元化思考,要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那么对于门券小品我想也是一样,在它发展的初期,还是放开些手脚好,在发展中定位,在探索中成长。若一开始便把它约束在诸多的条条框框当中,难免有时会循规蹈矩,走上老路,收不到好的效果。
责编:丁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