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感悟(24)我的恐龙时代

方文洲
显示日期2017-02-23;访问次数:297; 电脑端

我的恐龙时代

         我少年的梦想,说来有个奇幻,一直憧憬长大了当个地质学家,地质先驱丁文江那样,手持地质锤敲遍每座山岩的石块,寻找那岩石中夹藏的奥秘,为此我把地质年代背得滚瓜烂熟;我也想当个古生物学家,董枝明那样,走遍山山水水,探索远古生物遗留的足迹,也为此把古生物纪年烂熟于心;我也更渴望做一名考古学家,裴文中那样,发掘古代灿烂的文明。当然历史年代表早已铭刻在我的头脑里。然而上天自有安排,机缘巧合我居然与体育结缘了几十年。
        我仍然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多年的心结在自学中得到了纾缓也算是给自己些许安慰吧。说起这三种职业,其实就是掲示自然科学的隐秘。三种学科都是互相牵连,互为补充,比如作为考古学,古生物和地质就是它的边缘学科。同样道理,相辅相成。都是直观地以实体来论证自然科学的严谨性,古生物更是以化石标本为依据。好像我说的太掉书袋了,有点象冬烘先生。我换一种方式说说《我的恐龙时代》。
        有一段时期,我着魔似地喜欢上古生物博物馆,漫游在陈列大厅如穿越在远古的洪荒中生代。一架架恐龙化石骨在钢筋支撑下,再现了远古奔腾不息的生命形态。我站在一架巨型恐龙旁,肢体的骨架是何等流畅,我惊叹这造物如此之美,我低声问道:“恐龙你好,你能告诉我叫什么名字吗?生于何时?”恐龙微微张口说:“我的名字叫暴龙,生于中生代。”哇塞!暴龙,就是我们熟悉的霸王龙,是恐龙时代的大英雄,龙头上像长了个大包,打架全靠头来攻击,就像长颈鹿用颈互相撞击。这暴龙的头盖骨得有20厘米吧。
       
我在这里交待一下什么是“恐龙时代,”在地质年表中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这恐龙就诞生在中生代。那么恐龙在中生代时期出现于三叠纪,而鼎盛于侏罗纪,白垩纪中期。在白垩纪晚期也就是说6500万年前从地球消失,这就是古生物上说的“恐龙时代”。
        我对暴龙说:“你的名字和你性格一样暴躁吗?”暴龙高昂起它的头说:“是的,因为我是食肉龙,天下属于我统治,别看有其它龙族类,都不是我的对手。”暴龙说的没错,恐龙时代分为二类,一种是食草龙,一种是食肉龙。食草龙见到食肉龙撒腿就跑。也有不怕惹事的食草龙敢于抗争,那就是甲龙。我形容这龙就像古代武士一样,身披盔甲,威风凛凛,这让食肉龙无法下嘴,并身怀绝技,在尾巴上装个大锤头,恰似武将使用的流星锤,打得其它龙无法近身。
         如果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古生物博物馆看看,各种恐龙聚集在一起,它们个个翘首互望,有近80吨重大家伙名为泰坦巨龙,更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只有30厘米的秀鳄龙竟然也是食肉恐龙哦!
         在博物馆里还看到各种恐龙的化石架,根据自身的生存法规,有的恐龙演化出细细的大长腿,这就是艾雷拉龙。长着长颈长尾龙定是蜀龙,我想便于奔跑时保持平衡吧。高长腿的腿龙也许靠两条腿走路,那跑起来一定是恐龙中运动健将。
        有个问题我请教蛇颈龙,“听我们人类推测说,你们恐龙类在白垩纪晚期遭到地球环境变化,如遇到洪水或地震什么都消失了吗?都去哪儿了?”蛇颈龙甩了甩它值得骄傲的蛇颈对着斜方的羽龙:“这个问题它最清楚”。“是的”羽龙说“你们人类判断是对的,不光是环境变坏,不利我恐龙族生活,更大的灾难是不知从哪儿跑来一颗流星,狠狠地撞击到地球上,你说我们还有活命吗?唉!说起这事心寒啊,如今你们人类把我们的化石团聚在博物馆,就是要提醒后代珍惜地球,珍惜生存环境啊”。听了羽龙的介绍,我默默地低下头。
         霸王龙突然开言道,“我们都成了化石
它羽龙身披羽毛去遨游天空了丢下我们不管。还有沧龙它们也潜入海底,不闻不问,可怜了我们。”听了霸王龙这番话,我在想地球生命的种种磨难是不是有个另外的说法叫“进化论”,进化是有趣的,像羽龙和沧龙是不是进化成另一个物种。我一直认为进化也难解释恐龙消失这一现象,不管有多少假说也许是我们人类的误测。
         我与恐龙时代,只是想更接近古生物,更了解我们这个星球生生不息的生灵,新旧物种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进进出出,上演了多少进化与灭绝的剧情,进化不可以预测,如果整个进化过程再重来一遍,我想,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我们人类完全是另一套生命系统。

 


        

 

                                                                                                二0一七年一月十三日
               
                                                                                          于翠屏山房

 


编辑:崔艳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2-23 04:01:47

文章拜读!谢谢方老师! 我的少年时代的梦想是遨游天空 由于兴趣和爱好 无师自通的认知了北半球天穹上的星图。更不可思义的是 竟然指出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专业天文工作者发表在《杭州日报》科技版上讲述天文科普的文章的插图有误。后来通过报社 我和该作者有了联系 他也专程来杭州 约了地点(杭州机场路的南空招待所)见了面。 见面后 他还惊讶于我的年轻(当年的我只有二十出头)问我愿不愿意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工作。当时的我很矛盾 因为我已在浙江宾馆工作 工作环境和条件均不错 再者 不太愿意离开杭州 最后还是没有改行。 真要改行了 苏州诸张林先生发表在《旅游报》(后改名《中国旅游报》)的征友“启示”也不会被我看见,那也就不会进入玩门票的圈子。 几十年坎坎坷坷的过来 唯一不变的是:从不后悔!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2-23 05:37:50

好温馨的描写。谢谢方老师!待我推荐给我们家酷爱自然科学的第三代学习。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2-23 05:53:13

一篇拟人化的佳文,带入读者进入了恐龙时代,让我们更多了解那是的地球变化,恐龙灭绝的猜想。谢谢方老师!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02-23 07:45:39

少年有梦似幻想,文洲至今没放弃。 孜孜以求勤追索,自学成才圆梦时。 主业体育搞得好,业余爱好有成绩。 古生物学深研究,文学创作可诠释。 研究恐龙着了迷,介绍恐龙很详细。 远古追溯到恐龙,恐龙时代有说辞。 气候变化恐龙绝,学学生物进化史。 人类生存赖地球,爱惜地球头等事。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2-23 08:30:16

联想承德有个地质博物馆,每进一次都会学到很多知识。欣赏佳文,学习知识,多谢!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2-23 08:44:25

谢谢介绍!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2-23 09:44:55

对地质纯属门外汉。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2-23 10:10:18

文章有趣,内容丰富,欣赏了!!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2-23 10:10:36

科普知识普及版,学习了。沈阳有一座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参观时凭有效证件领取的门票直接上五层楼,逐层往下观看,到一层参观结束退场。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2-23 10:39:04

引人入胜的好文章,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更加珍惜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谢谢!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2-23 10:50:05

网站是个大课堂,今天又听了一堂历史课,科幻课!谢谢方老师!!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2-23 11:33:58

真引人入胜!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02-23 11:57:19

文章引人入胜,生物馆、科技馆是引度青少年进入梦幻科学技术的第一课堂。赞!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7-02-23 12:13:38

我的外孙也喜欢恐龙,他把地质年表和恐龙讲的头头是道,比我知道的要多!北京自然博物馆去了好多次!我也要把方老师这篇文章给他看看!

姓名:张玮峰; 时间:2017-02-23 13:10:17

科普妙文,谢谢方老师!我的母校博物馆藏有镇馆之宝之一马门溪龙化石,至今仍记得场面是如此震撼。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2-23 15:19:08

上了一堂科普知识课,通俗易懂。谢谢方老师!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2-23 15:24:58

谢谢各位老师的点评。谢谢金老师的回忆。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2-23 18:52:42

欣赏了,谢谢!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7-02-23 19:27:59

专业写作水平,给人艺术享受!

姓名:寻波; 时间:2017-02-23 20:37:21

欣赏了,谢谢!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2-23 20:50:49

与恐龙幽默的对话,介绍了每一种恐龙,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2-23 21:11:35

好似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介绍了各种恐龙,谢谢!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2-23 22:38:24

拜读了,谢谢方文洲老师!

姓名:杨帆; 时间:2017-02-24 14:12:06

文洲: 如果你是位老师,我一定走进你的教室;聆听你的讲课,快乐的在知识的海洋遨游……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2-24 14:58:03

谢谢杨老师,我应向您学习,真想回到学生时代回到课堂,聆听老师的教育。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02-24 16:47:37

方老师好文章!将门券与科普故事串联起来,可读性与欣赏性都值得点赞!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2-24 21:23:09

真是艺不压身啊!方老师的古生物知识如此丰富,令人钦佩。然而,体育却成了专业。这说明用武之地随处可在,天生我材必有用!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2-24 22:14:15

向各位老学习,向各位老师致敬。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7-02-26 04:11:37

方老师的美文,唤起了金大侠年轻时的回忆,二位都是从小立志高远,真不愧为高人也!敬佩!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2-26 21:03:40

小叶过奖了。谢谢你!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3-01 17:27:31

写的真好。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