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期 西藏博物馆
如果你去一个陌生城市,了解这个城市最好的窗口应该是博物馆。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公交路线很多,非常便利。西藏博物馆于1999年10月开馆,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2002年被评为4A级旅游景点。
西藏博物馆的外形建筑非常独特,现代建筑和藏式文化完美相结合,左右两侧对称结构,外立面采用花岗石砌筑,上端加盖两层藏式仿边玛草女儿墙,屋顶采用寺庙宫殿常用的琉璃瓦铺盖。中间主楼采用玻璃幕墙加悬挑平台结构,平台下方即是博物馆入口。整个建筑风格显得气势恢宏,别具一格。博物馆的藏文馆名也是大有来历,是从17世纪金写《大藏经》上临摹下来的。
博物馆每周一闭馆,开放时间为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30,凭身份证现场领取免费票进馆,整个参观过程大概需2小时左右。参观西藏博物馆,最好听听讲解,若没遇上旅行团,你可以在入口处花10元钱租一个语音导览器,帮助你更细致全面地了解这些藏品。
西藏博物馆虽然年轻,但是却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物,诸如各种类型的史前文化遗物,多种质地和造型的佛像,历代手写藏文典籍,历代中央政府颁给大活佛的金印,金瓶掣签仪式使用的金瓶和玉签,五彩纷呈的唐卡画,各种乐器、法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别有风格的陶器等等。从西藏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方面向观众直观地展示出藏民族独具魅力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同时也有力地证明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整个博物馆分民俗区、主馆区。有点类似复式结构,沿着台阶步入馆内实际上已是二层,首先看到的是《西藏历史与文化》基本展厅,由史前文化、不可分割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文化四大部分组成。史前文化展厅向人们展示了早期发掘的用以日常生活的石片、石核等旧石器工具,以及在昌都出土的石锛、石斧、石凿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簇、骨锥、骨针和各种红陶、灰陶、黑陶器具,完整地再现了西藏步入文明社会前具有代表性的时代进程--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我们在这层西藏民俗文化展,可以看到很多仿实物制作完成的场景布置,比如有18世纪的藏族姑娘、藏族平民的房子室内陈设,以及一些过去藏族百姓用来进行生产生活的工具,比如牛皮制作的独木舟,还有藏野驴,藏羚羊的标本。这些场景再现,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更加清晰地了解西藏的人文历史。
藏族家庭室内家具主要分为柜子、桌子和箱子三大类,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凳子、座椅。浓烈的色彩和金色雕刻装饰是其区别于其他传统家具的最明显特征。所有的藏式家具几乎都被绚丽的彩绘所覆盖,图案上忠实地记录着宗教故事和历史传说,使得这些家具在宁静的雪域中具有相当丰厚的故事性。藏式家具的材质一般多用核桃木、松木、喜马拉雅红杉等软木制作。
参观完二楼展厅可沿着两侧台阶到达三楼。三楼主要展厅包括佛像展厅、唐卡展厅,玉器展厅、藏戏展厅以及一些临时展厅。佛像展厅,展示的是各种造型各异的鎏金、合金、铜不同等材质制作的佛像。展厅内展示的有藏乐器、法器、藏历、藏医、雕塑、绘画。藏式雕塑以宗教佛像等人物为主,吸收了很多外来造像的艺术技巧,大致分为克什米尔风格、尼泊尔风格、印度帕拉风格。下图为15世纪的铜鎏金不空成就佛像,该佛像面相丰满端庄,神态肃穆,身姿匀称婀娜,整体造型优美别致,工艺精美绝伦,是西藏本地典型的丹萨提风格佛像。
五世达赖金印是珍贵的馆藏文物,见证了五世达赖喇嘛受清朝顺治皇帝册封的历史。该印系纯金铸就,重达8.5千克,印文为汉、藏、满、蒙四种文字篆刻“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达喇达赖喇嘛之印”。自此,历代达赖喇嘛均由中央政府认定。
折枝莲托八宝纹青花盉(he音)壶,产自清乾隆时期的景德镇官窑,此壶造型独特,胎质细腻洁白,纹饰精致,堪称青花瓷中的上品,乃清乾隆皇帝赠送达赖喇嘛的礼物。
在有关西藏历史的展厅内,我们看到了一封1954年4月10日毛泽东主席致十四世达赖喇嘛的信件。当时的背景是西藏和平解放初期,时局很不稳定,反动势力蠢蠢欲动。1954年4月,达赖喇嘛排除了分裂分子的阻扰,决定赴京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唐卡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多以神佛人物为主题,以各种矿物质为颜料,颜色隽永不褪。唐卡发展流派众多,著名的有勉唐画派、钦则画派等。西藏博物馆唐卡展厅里保存了一幅世界上最大的刺绣唐卡,讲述了佛祖的一生,从出生、学习、修炼至成佛。该幅唐卡色泽浓郁,异彩纷呈,卷轴上的金色部分全部是由金线绣上去的,全世界仅此一幅,价值自然勿用赘述。博物馆内陈列的唐卡的题材内容涉及藏族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真正的藏民族“百科全书”。
藏戏是西藏特有的戏剧形式,三楼专门设有一个展厅,每逢雪顿节在罗布林卡都会有藏戏表演。或许对于我们很难理解藏戏的精髓和故事内容,但有一部《格萨尔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展厅内展示了许多藏戏的乐器、服装、面具,并且循环播放着纪录片。
藏戏展厅旁边有一个藏族传统游戏体验区,有藏棋、藏式桌球、拼斗拱、羊关节等游戏。其中藏语叫“结布杰赞”的藏式围棋挺有意思,用贝壳作为棋子,分别由一方是两只老虎(王),另一方是24只羊(平民)的棋子组成。l
博物馆最下面一层,是纪念品商店和休息区。平常博物馆也会举办一些趣味作品展示和DIY体验的活动。
虽然地处高原,西藏博物馆却不闭塞。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积极对外开展文物保护和馆藏文物展示等各类交流活动。2016年相继和山西博物院合作举办了《山西古代艺术展》和云南、甘肃、青海、内蒙、四川、广西、陕西等七省区博物馆共同举办了《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尤其是后者联展的举办是新时代下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精神的继承和升华,有效促进了西藏与沿线省市民族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接和耦合,增进沿线各省区民族之间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同时,西藏博物馆内的珍品文物也借调参与了国内其他省市地区的文物展览。
西藏博物馆开馆时门票定价20元,2000年9月1日起调整为30元,直到2009年7月1日起免费开放,并于2016年12月1日起因博物馆扩建工程正式闭馆,闭馆时间为3—5年。届时重新开放的西藏博物馆将是焕然一新,值得期待它的华丽回归。以下展示的是我收集的西藏博物馆门票。
图1
图1为左侧图案为镇馆之宝双体陶罐,出土于昌都卡若遗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右侧图案为博物馆外景照片。票面上方印有藏、汉、英三种文字,背面为博物馆简介,并加盖印章,票价为30元。使用时间判断为2000年左右。
图2
图2背景图案为博物馆外景照片,汉、藏、英三种文字标识,其中汉文名字为江泽民所题。背面为博物馆简介,并加盖印章,票价为30元,使用时间估计在2000年至2009年。
图3
图3 为西藏博物馆的硬卡纸异型票,设计简洁、精致,票面中间为藏、汉、英三种文字馆名,右侧图案为为双体陶罐。背面为博物馆简介,票价为30元,使用时间判断为2000-2009年之间。
图4 图5 图6
图4、图5、图6为一套三枚现用门票,采用硬卡纸竖式设计,印刷精美,图案丰富,参观者可以凭有效证件领取。此三枚票整体设计基本一致,颜色分明,正面图案使用博物馆微缩黑白照片,标注汉、藏、英三种文字,背面图案各使用一种馆藏文物,标注开放时间和联系方式。
图4为黄色的内宾票,背面图案为清乾隆时期御赐的金贲(ben音)巴瓶和玉签,用作选拔活佛灵童转世时金瓶挚签之用;
图5为红色的未成年人票,背面图案为双体陶罐,同图1;
图6为绿色的外宾票,背面图案为铜鎏金不空成就佛像。
此三件文物均被列入西藏博物馆十大精品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