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红石林与红石峡
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在我国很多。红石林相对少多了,主要分布在湘、鄂、黔、渝旅游版块的中心腹地。在美国,我们也可见到鬼斧神工的红石林。手中还有2枚红石峡门券,是不是北方也有红石林?区别在哪?
鄂、黔、渝红石林以灰色石林为主,像湖南古丈红石林这样的“红皮肤” 绝无仅有。古丈红石林核心区占地约 20 平方公里,色彩鲜艳,造型优美,保持了原生态之美,石林中有峡谷、溪流、清泉、如织毯样的草坪、古老的紫藤花,与红石林相得益彰,整体景观秀丽精致清雅,宛如一个天然的园林。古丈红石林的色彩还因天气而变,晴天望之,一片紫红,阵雨过后,顿成褐红,宛如一幅山水画,雨过天晴,无数石峰又魔幻一般从边缘由褐红变成紫红,此时颜色鲜艳,如工笔重彩,须臾之间,变化多端,令人惊叹。
榆林红石峡得名,一说是因山皆红石而来。又说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余于誉为副都御史巡抚延绥,驻榆林,凿石为渠,引水由西而下与无定河合流,定名“榆溪河”。渠成之时,夕阳东照,红石映日,分外耀目,名为“红石峡”。
红石峡名冠边塞,旧时文官、武将、儒士来榆林,必在此地设宴讽咏唱和,留下160多幅宝贵的书法艺术作品,因此称得上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宝库,在它的东西石壁,摩崖石刻相连,窟洞、殿壁、碑石镶嵌的题词、题字、碑、碣大小多达一百六十多处,字大者约6米,小者寸许,篆、隶、楷、行、草齐全,笔力雄健、挺劲,文采飞扬,各放异彩,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亦是花丛一艳,堪称壮观,似一天然碑林。题刻中有晚清名将左宗棠所题的对联,革命先烈杜斌题刻的“力挽狂澜”字迹苍劲,功力不凡。红石峡每当夕阳西照,红石映日,格外美丽。“红山夕照”被誉为榆林八景之一。
由此可见,南红石林,北红石峡均因石红而名,红石林为自然景观,红石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之,双红相得益彰,构造成中华绚丽多彩的石景美画图。
补白:昨刚从红石林返,大失所望,因日晒雨淋,红石不红,视角冲击力下降,工作人员说,为给子孙留美景遗产,区内后备未开区暂停开发,未雨绸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