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由行
我家所在的小城一年前就开通了高铁,然而我却一直没有乘坐过。2017年2月19日,网上定了张去天津的高铁票,来了场说走就走的天津游。
高铁真是名不虚传,26分钟的时间就抵达了天津西站。在站内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七站到达了小白楼,从地铁口出来就走入了重庆道,这里就是有名的五大道游览区了。
在天津中心城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列着重庆道、大理道、常德道﹑睦南道、马场道五条街道,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是迄今中国保留最为完整的洋楼建筑群。五大道地区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2011年,被天津市规划局确定为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
在五大道游览,可以乘坐观光马车,每辆马车上都会有一名讲解员,这种游览方式能更多了解此处发展的历史和建筑的特色,不足之处就是只能在大街上看,不能进到院子里去。也可以在服务中心租上一辆自行车,慢慢骑,慢慢看,随意走走停停。如果时间充裕,步行也是不错的选择。沿着重庆道走了一段,看见一所宅院门口聚集了不少人,细看门牌这里是重庆道55号庆王府——清朝庆亲王载振的公馆。
主楼平面由二层楼的四合院构成,西式外檐,中式天井和装修,顶层为祖先堂。庭院东部为中式花园,有假山、石洞和六角凉亭。整体建筑适应当时的西化生活,更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是五大道洋楼之中西风东渐的典型建筑。
在门口进行身份证登记之后,每人可以获得一份简介资料,然后免费免票参观。在展室里,一个玻璃罩内摆放的载振承袭庆亲王的金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讲的是民国六年(1917年),奕劻病死,经黎元洪总统特准,载振袭庆亲王衔。金册内容是:清宗室庆亲王奕劻因病出缺,所遗之爵,本大总统依待遇清皇族条件第一项,以伊长子载振承袭罔替。取代清王朝的政权的大总统给曾经的王朝的没落贵族颁发世袭罔替金册,怎么看怎么觉得富有讽刺意味,令人啼笑皆非。
出了庆王府,继续沿着重庆道闲逛,不知不觉来到了桂林路,坐上观光二路公交车,准备去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参观。下了车步行100多米就来到纪念馆正门。售票处排着不算太长的队伍,看大屏幕提示原来这里是凭身份证免费领票参观的。验证了身份,领到门票,进入大门就是接受安检的场所。这里的安检非常严格:携带的物品全部要过安检仪,饮用瓶装水有专门的仪器检测,自带杯子装的水要当面饮用,参观者被大刷子上上下下反反复复刷几遍,比一般机场验的还要仔细。我想,这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纪念馆,里面肯定有大量珍贵的史料,所以安检严格一些是很有必要的。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主展厅里按时间顺序,以大量的图片和实物介绍了周总理在学生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历史贡献。总理读的成绩单、写过的书信、修改过的文稿、参加外交活动的服装、使用过的各种证件……无一不让人充满敬佩之情。在展厅的尽头有一个放映屏幕,里面正播放着1976年北京长安街上人民群众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画面,在场参观的人无一不驻足凝视。另有一个展厅介绍了邓颖超团结、领导各界妇女为创建新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她在世界妇女运动中做出的历史贡献。从展厅出来,是一个小型广场,里面有周总理和邓颖超的一座雕像,广场以周总理的字命名为翔宇广场。
广场东南侧是仿制的“西花厅”,此处“西花厅”整体依照20世纪60年代中南海西花厅的布局和风格1:1仿建而成,展示周恩来、邓颖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西花厅”南面的专机厅用来陈列周恩来总理曾经乘坐的苏联赠送的专机,这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乘坐的第一架专机。
参观完周邓纪念馆,已经是中午时分了,找到来时下车的站牌,继续乘坐观光二路,这次的目的地是南市食品街。
南市食品街建成于1984年,高约数丈的灰色围墙,把食品街围成一个正正方方的四方形,城内十字交叉的两条大街,把食品街均分为四个分区,沿街设有上下三层店铺,底层多是经营各色地方风味的小吃。进入食品街明显就喧闹起来了:卖煎饼的,卖锅巴菜的,卖熟梨糕的,卖现做绿豆糕的……每个摊位前都围着不少人。有的在等着买东西。有的是买了就地举着吃的。有一家卖煎饼的人家真会做买卖,一个人只管在炉灶前摊煎饼,另一个人吆喝大家买,看谁有买的意思,她就先收钱,然后发给一个漂亮的装煎饼的纸袋子。交过钱的人举着纸袋子自动排队等候,不明就里的人会受他人的感染也来排队买煎饼。等待的过程是煎熬的,看旁边有好多人排队买现场制作的绿豆糕、桂花糕,那个做糕点的自顾捶打着她的糕点胚子,负责装盒称重的人拿着夹子这个口味儿的那个口味儿的小心翼翼地装,慢慢悠悠地捆扎,再称重收钱。哎,心急是吃不上着绿豆糕的。买煎饼和买绿豆糕的两队人马把卖糖画的小摊子都给挡住了。两边的店铺门牌上老字号真是不少,崩豆张、皮糖张、耳朵眼儿炸糕、十八街麻花,每家经营的东西都差不多,至于这些东西距离老字号的水准有多远,只有天知道了。
吃完大煎饼,尝了一小碗儿锅巴菜,又买了两个耳朵眼儿的炸糕,这里的有代表性的天津卫小吃也就是这些了。依旧是坐观光2路车,我又来到了古文化街景区。古文化街整体建筑为仿清民间式建筑风格,天后宫位于全街的中心。这里店铺经营范围非常广泛,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文房四宝、景泰蓝等等。街头民间的面塑、藤编等手艺人展示着他们的绝活儿。来古文化街的的游人明显多了起来,人他们或进一些老字号店铺看传统物件儿,或在特色礼品店买土特产,或去娘娘宫祈福烧香。我则被龙嘴大铜壶冲茶汤的摊子吸引了,这个场景过去只在电视节目里看过。只见冲茶汤的师傅把茶汤粉和干果等材料放入小碗中,然后一手扶着大铜壶的手柄,一手端碗放在离壶嘴大约半米的地方,突然掀起铜壶,壶嘴向下倾斜,一股沸水直冲碗内,刹那间茶汤就熟了。我点了一碗五仁儿的,尝了尝,味道一般般吧。
从古文化街北口出来,坐车去往天津西站乘高铁回家。一天的行程紧张又充实:长街漫步、缅怀伟人、品尝特色小吃、感受津门文化,在空闲时间到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转转,感觉也还不错。
编后语——曾经的网站编辑梁红梅,因为家庭和工作关系,和券友们久违了。梁老师师范毕业,语文历史兼通。她的文章清新隽永,深受券友喜爱。今她稍有时间了,重操旧业,开始投稿了,欢迎梁老师归来!
梁红梅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