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雄鸡杯赛LYXJ0044普陀宗乘之庙

河北承德:钱宝林
显示日期2017-03-12;访问次数:479; 电脑端

LYXJ0044普陀宗乘之庙

钱宝林

2017.03.12

图2_副本.jpg

编辑:林强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3-12 01:09:44

欣赏了!学习了!谨谢!

姓名:张玮峰; 时间:2017-03-12 01:15:22

小布达拉宫,乾隆帝当年接见东归英雄的地方,谈古论今华夏一统是民族复兴的终极目标之一,任重道远。跟着钱老师读诗忆史,谢谢分享!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7-03-12 05:43:23

小布达拉宫,圆了几多末去拉萨人的梦?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3-12 07:04:39

欣赏了,谢谢!!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3-12 07:17:10

学习了,谢谢!(请教,诗中的“归心如箭望前朝”有什么典故?)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3-12 08:02:41

回张老师:“归心如箭望前朝”,土尔扈特部自被迫迁往伏尔加河流域并定居后,沙俄一直管控和奴役土尔扈特人,在沙俄对土耳其的战争中强征土尔扈特人充当炮灰至几万土部青壮年阵亡,徭役和赋税使得土部陷入了灭族之灾。 其实,额济纳旗的土尔扈特蒙古族是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先驱,1698年,阿拉布珠尔率属部500人从伏尔加河流域启程,先赴西藏,后栖党色尔腾,终定居于额济纳河流域——形成了额济纳土尔扈特部。该部从回归至今,已300多年。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都与土部有联系和纳贡。 从和鄂尔勒克1630年迁至伏尔加,到阿玉奇汗时阿拉布珠尔1698年回归祖国的68年,再到其6世孙渥巴锡率部东归为止,土尔扈特汗国在伏尔加河流域存在了141年。虽然俄国对该汗国的控制逐渐加强,使其独立性丧失殆尽,国际上也早已视其为俄国的属国,但是大多数土尔扈特人坚持为自己汗国的独立而斗争,不愿以俄国为祖国。祖国离不开主权、人民和领土三要素。作为游牧国家,特定的领土相对次要一些。为了维护主权,多数土尔扈特人在最后关头不惜舍弃肥沃的伏尔加草原,奔向太阳升起的东方。正是万里跋涉这一悲壮的行动,集中地显示了他们对故土极其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1771年,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以其雄伟悲壮震惊世界,永垂青史。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3-12 08:12:45

普陀宗乘之庙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3-12 08:42:56

库尔勒为了土尔扈特建了一座纪念堂,以前收门票,因为游客太少,已经没人管理了!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3-12 08:57:03

很有名气的小布达拉宫。拜读钱老师好诗!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3-12 09:00:16

欣赏了,谢谢!!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3-12 09:04:18

一段青史,一首好诗!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3-12 09:11:41

好诗,欣赏了,谢谢!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3-12 10:14:46

钱老师说的那典故,我依稀记得不知那一年曾看过这部落大逃亡的电视剧,情节感人!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3-12 11:13:15

学习了。谢谢!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03-12 11:36:29

好诗,学习了!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3-12 12:36:55

赞赏!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3-12 15:02:26

学习欣赏了,好诗。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3-12 15:32:22

拜读了,颂诗学史,谢谢钱老师!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3-12 16:36:15

历史般的史诗,用诗叙述史。钱老师有魄力。赞!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3-12 21:34:03

通过钱老师的几篇文章,加剧了承德之行的意愿。

姓名:张文革; 时间:2017-03-12 21:39:25

鲜明的主题、厚重的诗篇!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3-12 21:49:38

欢迎周老师到承德来。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3-12 22:05:49

拜读了,谢谢钱宝林老师!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3-12 22:16:16

金碧辉煌的宫殿,承载了许多的历史典故,在民族团结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姓名:李国林; 时间:2017-03-12 23:58:27

回归记碑详细记载土尔扈特部回归历程,是民族团结的历史,是中华大家庭团结的铁据。钱大哥欣赏了,谢谢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03-13 20:11:14

拜读,欣赏……

姓名:张国栋; 时间:2017-03-13 22:54:39

拜读了,赞-个!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3-15 10:23:26

照片更清晰,欣赏了诗篇。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3-20 05:56:03

谢谢“归心如箭望前朝”告知此句出处。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